吸入性肺炎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瞭望丨我们负重的肺
TUhjnbcbe - 2020/6/4 16:59:00
白癜风患者

◆《瞭望》新刊推出《负重的肺》专题,一组5篇文章:

《负重的肺》

《肺癌防控喜与忧》

《呼吸疾病:慢性病防控的“短板”》

《慢阻肺:无声的“杀手”》

《治理雾霾要只争朝夕》

◆“全球头号癌症杀手”榜单上,肺癌已占据榜首近50年

◆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双双占恶性肿瘤第一位,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第二位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女性肺癌发病大致每年递增8%,中国女性肺癌发病的蹿升速度却是38.4%

◆肺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过去肺癌的高危人群通常锁定在六七十岁,现在四五十岁的患者明显增多,甚至40岁以下的也已屡见不鲜

◆“我跟肺癌打了30多年的交道,在做过的成千上万台手术中,跟烟相关的肺癌确实占到60%~80%,但仍有很多人对吸烟怀有侥幸心理”

◆测血压、血糖都比较容易,但肺功能检查需要训练有素的技术员和能看懂肺功能报告的医生才能解读相关结果,基层医疗机构一则缺乏相应的检查设备,二则对慢阻肺的临床知识与技能欠缺

◆“随地吐痰”的陋习侧面反映出国人肺部疾患隐忧,健康正常的人不应常咳嗽、咳痰,其往往是疾病发出的讯号,一定要警惕

负重的肺

文/《瞭望》记者张冉燃

人老肺先衰。

肺是人体呼吸器官,也是重要的造血器官。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上。平日里,肺总是勤勤恳恳,不间断地吸入清气,排出浊气,在吐故纳新间实现肌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然而,在这一呼一吸之间,细细的“折磨”其实很多——虽然呼吸道黏膜和肺泡均有屏障作用,但细菌病毒、粉尘烟雾等各种“外患”还是非常容易侵入呼吸系统,防不胜防。与此同时,专家指出,身体内部的一系列异常致病因素,如毒素、病原菌等,也会通过静脉血回流到肺脏,肺脏却只能像筛子一样等在那里,迎受这些“危险”血液的袭击。

“内忧外患”之下,肺就成为有害因素重要的攻击目标。在非典型性肺炎、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进犯中,呼吸系统总是首当其冲,率先遭到侵犯,而作为呼吸系统要塞的肺,也不免承受巨大的考验。

“脆弱”的肺还要应对慢性病的挑战。在谈“癌”色变的今天,肺癌长期稳居我国城乡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这个事实短期还看不到逆转的可能。即便听上去不那么要命的慢阻肺,在专业人士的眼中其实凶险异常,他们将其描绘为“一把潜藏在身体里的‘慢刀子’,初起时几乎无声无息,发作时即可能一刀毙命”。就是这“温柔一刀”的慢阻肺,在4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已经由年的8.2%增高到如今的约14%,疾病防控的形势似乎更严峻了。

人们不禁要问,既然“肺为娇脏,邪必先伤”,既然肺部疾患隐忧重重,那么,我们的防控体系准备好了吗?

不同于社会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知识、三级预防理念的熟稔,国人对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所知不多,并且因为其早期症状通常不突出,仅仅表现为咳嗽、咳痰而容易将之忽略。这种情况甚至存在于一些医生和卫生政策的制定者中。于是,在慢性病防控强调关口前移的当下,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并列全球“四大慢病”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很多地方还不是基层防控的重点。

呼吸科医生“数量不少、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同样迫在眉睫。众所周知,中国医生水平的参差不齐阻碍着患者基层就诊的意愿。为了弥补、缩小医生间的差距,一个崭新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在去年年底呱呱坠地,首批入选的专科培训试点即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不过,这一旨在提升“呼吸人”专业素质的制度,却因时间长、待遇低,难以调动医生们的热情。

这种种短板,检验着卫生政策制定者的智慧——在公众的漫不经心和医生的瞻前顾后中,疾病防控的胜利似乎遥不可及。

负重的肺,何时不再负重?

肺癌防控喜与忧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冉燃

在“全球头号癌症杀手”的榜单上,肺癌已经占据榜首近50年。

50年来,不少国家纷纷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双双占恶性肿瘤第一位,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第二位。

我国肺癌的相关情况与此基本吻合。根据国家癌症中心今年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肺癌仍为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第一位,已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更糟糕的是,肺癌发病呈现的年轻化趋势,正在加重肺癌防控的压力。医院胸部肿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杨跃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过去,肺癌的高危人群通常锁定在六七十岁,现在,四五十岁的肺癌患者明显增多,甚至40岁以下的肺癌患者也已屡见不鲜。“在我行医30多年来,往前数10年,我都不敢相信那些二三十岁的患者得上了肺癌,但现在我不会惊讶了。”

女性肺癌发病同样让人忧虑。杨跃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女性肺癌发病大致每年递增8%,中国女性肺癌发病的蹿升速度却是38.4%。

种种棘手局面,挑战着我国肺癌防控的策略和实施。中国的肺癌防控体系能够在这场硬仗中夺取胜利吗?

巨大的进步

中国的肺癌防控有了巨大进步。

据杨跃介绍,11年前,预测到未来肺癌的高发趋势,以及必然带来的肺癌手术量加大,医院将肺癌病区从1个扩大到2个。“现在看来,病区翻了一番,外科医生并没有轻松,反而仍然感觉手术做不过来,并且越来越做不过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肺癌发病攀升的情况。”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肺癌在早期即被医生捕获。“我们外科医生以前做的肺癌手术,大多是中偏晚期,所以当时搞肺癌的医生们通常会说‘肺癌一经发现多为晚期,其比例大致为80%’,但这句讲了几十年的老话早已不适用于现在,近10多年来,医院外科医生经手的肺癌手术中,早期肺癌已经达到79%~81%。”杨跃说。

在杨跃看来,越来越多的肺癌被早期发现,意味着“我们对肺癌的远期治疗效果将大幅度与国际接轨。”

他解释说,早期发现对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通常认为,如果肺癌患者经手术治疗能生存5年以上,即可认为肺癌被治愈的概率达到90%,因此,国际通行的、用来评价手术和治疗效果的指标就是5年生存率。“如果我们能做的总是晚期肺癌,其5年生存率、10年生存率的治疗效果肯定不理想,但倘若我们能够尽可能多地把早期肺癌抓过来治疗,就能大大提高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10年生存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量肺癌在早期即被识别,得益于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杨跃说,肺癌一般依靠患者自行前来就诊,那么,由于患者具备了相关肺癌知识,在出现相关症状,或者没有症状但体检发现肺里有占位时,医院就诊,这就有利于医生在肺癌早期即将之捕捉。同时,如果患者较早、较快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也有利于控制肺癌的高危因素。

此外,中国的肺癌临床研究也逐渐走到了世界前排。年,中国学者关于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IPASS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标志着我国肺癌研究从参与、跟随到设计、主导的跨越。此后,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结果陆续登陆全球顶尖医学杂志,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国际肺癌临床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力量。

在杨跃看来,我国肺癌的诊断、治疗技术也与国外先进水平同步,甚至在某些方面略有超越。“从诊断技术上说,不管是影像检查还是血液检测,我们的能力都毫不逊色。从治疗水平上看,由于我国患病人群庞大,外科医生的治疗机会相对较多、能够出具的临床证据也较多,所以我们的水平甚至可能略高于国外,这也是近些年国际上越来越开始听取中国医生声音的原因。”

但让杨跃忧虑的是,社会对肺癌的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仍有不足。据他介绍,世界公认的肺癌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吸烟、大气污染、室内环境污染、慢性肺部疾患等。以吸烟为例,“我跟肺癌打了30多年的交道,在做过的成千上万台手术中,跟烟相关的肺癌确实占到60%~80%,但仍有很多人对吸烟怀有侥幸心理。有人认为自己只是浅吸一口,甚至根本没把烟吸进去所以没什么危害,有人觉得自己吸的是高档烟、轻型烟,吸进去的有害物质相对少,种种理由不肯戒烟。但其实,从科学家做的流行病学调查看,吸得浅也好,轻型烟也罢,其致癌风险与普通吸烟行为并没有区别。只要吸烟,有害物质就会在口腔咽部沉积、滞留,进而通过呼吸道下行到肺。”

杨跃强调,社会还是需要把更多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瞭望丨我们负重的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