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荣昌作家middot第28期ldq
TUhjnbcbe - 2021/12/11 18:46:00

///

7/

重庆荣昌

目录

难忘幼年读的《增广贤文》(风中一影)

书香伴我人生路(许登彦)

柳乃夫:以笔为刀,以死明志(闫玉洁)

跟党走,不回头(林春霞)

///book

.6

1

难忘幼年读的《增广贤文》

作者:

风中一影

正文内容

看到这个题目,我脑海里闪现的一本书,竟然是《增广贤文》。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或者这本书很陌生,但是在我小时候,在我还没有上学的年纪时,最早接触的就是这本书。说是书,似乎并不准确,因为那是一本油印的册子,手工刻制,用粗线装订。给我讲这本书的故事的人是我的爷爷。那时候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家里放着正儿八经的书,爷爷却不给我讲,偏偏要拿着这样一本“地摊货”给我讲故事?

这应该是我记忆中的爷爷对我进行的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在我不谙世事的年纪,就给我讲“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种麻得麻,种豆得豆”……这些耳熟能详的俗语,我就是在几岁大时背下来的。那时候,爷爷讲每个俗语的故事,我不管听得懂听不懂,都认真地听。每次讲完了,爷爷问懂了吗?我说懂了。其实根本没懂。

这本小册子,伴随着我的童年,让我听到了很多很多古人的故事。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成年后,当我有了一些阅历,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遇到事情时或彷徨或无助,或喜形于色,或看到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的时候,我才深深体会到了《增广贤文》的魅力。这本册子里的每一句俗语,都经过了千百年的锤炼,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无论任何时代,任何事,都可以从里面找到俗语来印证。在看似简单的俗语中,实实在在蕴藏着大道理,大智慧。

除了《增广贤文》,我还从爷爷那里读到过《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唐诗三百首》《道德经》《朱子家训》《千家诗》等,都是这样的油印本。爷爷过世以后,我们清理他的遗物,发现他珍藏了好几十本这样的小册子。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我太爷爷留下来的,太爷爷曾经是私塾先生。爷爷珍藏太爷爷留下的油印书,是寄托着对父辈的哀思和追念的,也是一种家规家训的传承。

这样的熏陶,让我从小对中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也让我对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十分好奇,促使我后来读了很多诗词集、传奇话本、小说杂剧什么的。生活中,我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或是让我悲伤委屈的事时,便会回想爷爷讲的某句俗语的意思,然后放平心态,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努力不让自己在冲动的时候做决定,以免追悔莫及。

时光荏苒,岁月悄然而逝,读过的书很多,但这本启蒙读物,依然在我心海里占据着一个重要位置,这既是对爷爷的怀念,也是对自己做人做事的规则,我遵循先辈的家风准则,也遵循生活的自然道法。

2

书香伴我人生路

作者:

许登彦

正文内容

我出生在甘肃老家高台县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饥饿和贫穷几乎填满了我童年和少年全部苦涩的记忆。可以说,是书籍拯救了我,彻底洗涤了我蒙昧的心灵,改变了我的命运和人生。书籍是茫茫黑夜里的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奋力前行的梦想之路。

我家世世代代务农,祖上从来没有出过一个读书人,父辈们为没有文化、不能识文断字吃了无穷无尽的苦头。他们像微乎其微的尘埃,只能苦苦地挣扎和游离于时代的最底层,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收获着微薄的希望,命运和人生的轨迹里烙满了密密麻麻的艰辛和坎坷。父辈们对文化是如此地渴求,尽管家庭条件几乎接近赤贫的地步,但是父母不惜放下人的尊严低声下气地四处向村里的亲朋好友和邻居筹借欠款,含辛茹苦地供我们三个弟兄上学读书。一直把我们供到读完高中,我后来考上了大学,而两个特别懂事的弟弟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一起参军到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服兵役。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启蒙较晚,8岁才上小学一年级,但天资聪颖,读书特别刻苦和用功,父母亲把读书人的愿望和梦想全部寄托在了我的身上。为给我起名,父亲还专门登门向村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教书老先生求教。当了解到父亲的来意后,教书老先生抱着一本厚重的字典翻了老半天,最后慎重地取了一个“彦”字。教书老先生说,“彦”在古代是指满腹经纶的读书人,给我起名“许登彦”,希望我在学习文化的道路上登堂入室,将来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父亲紧紧地攥着教书老先生的手不愿松开,嘴里不停地嘟哝着:“我娃名叫许登彦,将来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读书人,这个名字好!”黝黑的脸膛上荡漾和舒展着满意的笑容。

从此,“许登彦”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无法复制和替代的一个符号,像一棵树长在我的身体里,流淌在我炽热的血液里。它携带着父辈对我未来的美好希望,陪伴我在纷繁的人世间走过了三十八年的悠悠岁月。

我与书籍有着与生俱来的不解之缘。

母亲告诉我,从一岁开始的时候,我变得特别爱哭闹,大人们哄都都哄不住,各种小物件和玩具对我来说都无济于事。父亲慌乱中随便找了一本书塞到我的小手里,我立刻变得安静起来。我的小眼睛瞅着书页上的插图和密密麻麻的铅字,小手像玩一片树叶不停地翻弄着书,一玩就是四、五个钟头,哗哗作响的翻书声令父母亲非常惊奇。父亲喃喃地说:“我们的彦娃将来也许是一块读书的料哩!”在我翻弄书的时间里,父母亲可以有大块的时间料理家务事。

可以说,书籍是我最好的玩具,让父母亲为照看我省却了不少的麻烦。由于父母不识字,在我三、四岁的时候,我常常跑到邻居家去玩,看上小学的小哥哥和小姐姐做作业、背课文。他们是我最初的启蒙教师,教会了我怎样数数和汉语拼音,并开始认字。

到五、六岁的时候,我已经识了不少的字,可以看一些小人书。在我生命懵懵懂懂最初的起点上,是父母给我的书籍玩具,邻居家教我认字的学哥学姐,还有一本本小人书,变成了一艘航船,载着我渴求知识的幼小心灵,驶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书籍里一行行灵动的文字,就像凌空飞舞的仙女和精灵,为我插上了轻盈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快乐的遨游。

书籍让我变得与别的孩子与众不同。别人家的孩子有零花钱了就买冰棍、雪糕和汽水。而我呢,小的时候家庭条件十分拮据,父母没有零花钱给我买冰棍和雪糕,买书的奢求更是满足不了。

我家住在毗邻石河子郊区的一个小村子里,每到下午放学和周末的时间,村里的大人们都会看到垃圾堆里翻检垃圾的三个瘦弱的小身影。做完作业没事的时候,我就带着两个弟弟步行1公里来到石河子市区的各个垃圾池,从臭气哄哄的垃圾堆中拣拾有用的废品,然后用偌大的蛇皮袋子装满废品,吃力地背到就近的废品收购站,把废品换成钱。

这个时候,是我们弟兄仨最高兴和最激动的时刻。看着两个弟弟可怜巴巴的眼神,我犹豫再三,终于狠下心给两个弟弟每人买了一根2分钱的冰棍。两个弟弟眉开眼笑地噙着冰棍跟我去了新华书店。书店里五彩缤纷、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和小人书让我眼花缭乱。每一次进书店我毫不吝啬,几乎花光了我们弟兄仨捡废品换来的钱。

回到家后,我把新买的连环画和小人书都认认真真地包好了书皮。看完之后,两个弟弟也要看,我叫他们洗手,把桌子擦干净,坐在桌前端端正正地看书,还不许他们折书页、卷书角。到小学毕业的时候,我买的连环画和小人书,装满了一个沉重的红漆木箱子。多少年后,父亲在整理老屋处理废品时,一次次地打电话给我,征求我处理这箱子书的意见,我一再叮嘱不要卖。这箱子装满的一摞摞散发着书香的连环画和小人书,珍藏着我童年弥足珍贵的记忆。

我从小酷爱文学和写作,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我的初中和高中时代是在石河子乡四中和一中度过的,学校设有图书阅览室,这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我的读书愿望。每天下午课后做完作业,我都会跑到学校的图书阅览室,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文学书籍。

慢慢地,我的手痒痒了,开始学写诗歌和散文,并向文学刊物频繁投稿。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年我的第一首诗歌处女作发表在国内诗坛挺有名气的《绿风》诗刊上,在全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全班同学叫嚷着让我请客,我拿着诗刊社寄来的8元钱稿费,给全班的40位同学每人买了一根棒棒糖,一时班上吮吸声大作。这是我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

夏天农忙时,每逢周末回到家里,我都会帮着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儿。每次去地里,我的肩上扛着锄头或者铁锹,另一只手总会拿着一本《唐诗》或《宋词》,上地和下地回来的时候默默地诵读着唐诗宋词。我还从父亲给我的每周5元钱的生活费里省吃俭用攒下钱,办理了一张石河子市图书馆的阅览证。

周末在家里做完作业或农事不忙的时候,我跑到图书馆一呆就是一整天,中午饿了就啃自带的馒头。直到闭馆时分,我才恋恋不舍地走出图书馆。在河南郑州上大学期间,我靠暑期做家教和打工挣来的钱,购买和阅读了不少的文学书籍,每次过年回到家里,郑州当地的特产什么也没带,就带回了一箱子的书。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精打细算计划好家庭各项支出费用,拿出将近四分之一的工资购买文学书籍。由于调换工作单位,我辗转数地,每次搬家时,别的物什可以贱价处理,唯独每一本书籍都舍不得处理,它们就像神交和跟随我多年的故友,它们离不开我,我也舍不得离开它们。我的小书房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码满了书。每天我都要对书房进行卫生清洁,我会用鸡毛掸子轻轻地掸去落在书脊和封面上的灰尘。然后坐在书桌前,静静地看着它们,一排排的书籍也用无比纯净的眼睛看着我,我们长时间的用心灵对话,劳累了一天的疲惫身心顷刻归于宁静,这是我和书籍共同诗意栖居的天堂。

书籍为我打开了一条通向梦想的道路。从小通过阅读大量文学书籍所积累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再加上笔耕不辍的勤奋写作,从年发表第一篇处女作后,我的文学作品在石河子、兵团、新疆甚至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开始陆续发表。

现在,我是石河子作家协会理事、兵团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文艺家协会理事,迄今为止已累计发表小说、诗歌、散文、传纪文学等文学作品多万字,多次荣获石河子、兵团、新疆和国家级文学奖项,部分作品还被翻译成英、法等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我成长为石河子一名小有名气的作家,年5月还参加了石河子文联组织的新疆作家培训班。

穿越悠悠的岁月,我从心底里感谢书籍,是书籍改变了我的人生和命运,圆了一个平凡人的作家梦!

3

柳乃夫:以笔为刀,以死明志

作者:

闫玉洁

正文内容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回望历史风云,南湖船上的明灯还在晃动,大革命的浪潮刚刚平息,巍巍井冈山的红旗正迎风飘扬,延河城头的抗日烽火此起彼伏;南昌起义的枪声、秋收起义暴动的呐喊声,伴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而奏响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国歌声,穿越历史长河在耳畔回荡。

历史风云激荡,中华大地星火燎原。红色的星火装点了华夏土地每一个角落。重庆,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成就了他的英雄美名。“江流自古书巴字,山色今朝画巨然。烟火参差家百万,波涛上下浪三千。”这里是孙中山同盟会支部的所在地,这里是中国抗战的最大革命根据地,这里有许多抛头颅撒热血的革命英雄。“海棠香国开晴霭,步履逍遥踏翠微。青鸟往来鸣客至,黄鹂上下傍云飞”。荣昌,以其别具一格的历史人文风貌托起了“渝西明珠”的美誉。这里有能诗能文的明代尚书喻茂坚,有一纸弹劾惊朝野的喻思恂,有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张培爵,有抗日殉国烈士王麟,有文化战士柳乃夫。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高堂遥盼他乡子,战地星月倍加思,若问何日归故里,杀尽倭奴建国时。文化战士当如柳乃夫。年6月,抗日部队38军派人到武汉,请求中共党组织同意他们聘请柳乃夫这样知名的文化人到38军协助训练干部,改造部队。年,为了深入基层,柳乃夫到部任秘书,驻平陆县城。4月8日,师在平陆东部被日军包围,面临滔滔黄河,部队背水一战,许多战士血洒黄河,柳乃夫壮烈牺牲,时年29岁。

年秋,柳乃夫在给夫人唐宗鹤的信里说:“日本鬼子要亡我们的国,减我们的种,要我们子子孙孙都作亡国奴,你愿意吗?”

年9月,柳乃夫写下了《怎样发动群众组织》《军队政训工作的几个实际问题》,指导抗日工作。

年8月,柳乃夫在干部训练班讲授“中日问题”课程,谈救国,谈理想!

年10月,柳乃夫赶写《内地工作经验》为“上海文化界内地服务团”筹集经费。

年12月,柳乃夫写下大量文章,呼吁民众抗战。《世界往哪里去》《欧洲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暴风雨前夜的希腊》……

年底,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成立,召柳乃夫回国。

年春,柳乃夫赴日本留学,研究日本,为了用笔杆战斗。

年,柳乃夫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赵宗麟改名“柳乃夫”(NewLife),意为“新生命”。

年,赵宗麟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法律系。

年,赵宗麟出生于重庆荣昌区路孔镇,父亲赵秉乾,是同盟会员,曾任荣昌中学校长。

《礼记·大学》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修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为士。柳乃夫以生命践使命,无愧于共产党人的初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历史长河以实践证明,我们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而道路一定是光明的,因为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是坚定的。

柳乃夫,他是坚定的革命者,是出色的文化战士。他以笔为刀,不屈不挠地与敌人作斗争,用一篇篇思想深刻、言辞犀利的文章,直刺敌人侵略行为背后的野心和野蛮。他用一本本闪光的书籍,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守护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为新中国的建立奏响胜利凯歌。他用生命祭奠那个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歌唱英雄,歌唱对祖国无私的奉献和爱。

4

跟党走,不回头

——再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作者:

林春霞

正文内容

有一种精神,可以穿山越岭,披荆斩棘;有一种士气,可以昂头挺胸,陷坚挫锐;有一种国威,可以傲视群雄,气吞山河。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精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此刻,再读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红色中国,红色领航,在我心头激荡着、澎湃着,我再一次感悟到了文字所传达的生命力量。

英雄豪气方显革命本色

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周恩来、贺龙、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他们是那样的可敬又可爱,可亲又可感。

英雄豪气是他们的代名词,明知国民党反动派在悬赏买他们的人头,可是,你瞧,“首级值二十五万元的毛泽东正光着头在街头散步,一壁(边)和两个年青的农民谈着,一壁(边)热切地做着手势”。周恩来的脑袋,蒋介石曾悬赏八万元,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却只有一个卫兵”。贺龙靠一柄刀把湖南的苏区建立起来了;朱德经常赤脚走路,在长征途中,把马让给走累的同志骑……

越是在紧张危急之时,我们党的领导人越是展现出他们的英雄本色,革命本色。他们的豪气冲天,他们的英勇伴着无畏,触动着我们后来人的心。

身先士卒方能信仰永存

书中有一段彭德怀的自述,他在从事谍报工作时被抓,面对敌人一个月之久的严刑拷打,他决不屈服,决不招供。我相信每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都会如他一样,身先士卒、顽强不屈,因为每个共产党人都有一个坚定的信仰,那就是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为了这个信仰,流点血算什么;为了捍卫这个信仰,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年6月,在祖国西部边陲,在喀拉昆仑高原,我们的人民解放军祁发宝团长,面对外军的越线挑衅,带着几名官兵,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营长陈红军为了救团长牺牲了,战士陈祥榕为了救营长牺牲了,战士肖思远为了救战友牺牲了。他们的铮铮铁骨,他们的侠骨柔情不都是因为共同的信仰吗?那就是保卫我们的祖国,保卫我们的人民。

没有这一代代人身先士卒的付出,哪会有我们安定幸福的生活?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的国家才会永远繁荣昌盛。

引领辐射方成国家大事

《红星照耀中国》中,我们的领导人共性中有着独特的个性,他们也影响着“红小鬼”们。书中描写的“红小鬼”机智聪明,勇敢乐观,人格尊严强,原则性极强。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风雨历程,是那样的艰辛,可是,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不正是需要这一代一代人不屈不挠、顽强乐观精神的指引辐射吗?

一个强大的国家,她的底气是由来已久的,是积淀贮蓄出来的。斯诺,一个外国人都如此敬佩我们的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她、敬她、拥护她?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越来越强烈。前不久,中美高层对话,面对美国人的故意挑衅,我们的外交部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有一场精彩演讲,其中“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一句,刷爆全网。说实话,看到这则新闻时,我的心是激动难抑的,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人跟我有同样的感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对象,我们是东方的雄狮,我们是腾飞的巨龙。

犹记得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猖獗时,正是因为党的正确抉择,正是因为那一批批奔赴一线的英勇无畏、负重前行的人,我们才会以神话般的方式医院,才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疫情,才会最终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再读《红星照耀中国》,平易近人、坦诚善良的革命前辈们又萦纡眼前,他们坚定而有力的眼神,风趣而幽默的话语,乐观而深邃的精神,无一不在告诉我们——跟党走,不回头,幸福生活全拥有!

生活很甜好运连连

荣昌作家

新媒体编辑:方折纸

编校:赖永亮李黄英

编审:郭凤英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荣昌作家middot第28期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