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首先要了解宝宝冬天常见的7个疾病,包括病毒性流感、呼吸道感染、冬季腹泻、肺炎、中耳炎、流脑、水痘,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做好宝宝的护理。
NO.1流行感冒(病毒性流感)
冬季是流行性感冒肆虐的季节,不仅大人容易患流行性感冒,宝宝更容易受到流感的侵袭。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可以在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宝宝。其中2~4岁刚进幼儿园的宝宝是流感的高危人群,5~7岁的儿童是流感的高发年龄组,感染率可在50%以上,比成人高1.5~3倍。即使是患过流感的宝宝,当下次再遇上流感病毒时,仍有可能感染,所以,对于宝宝来讲,预防流感更重要。
流感症状因年龄而异
1~4岁的宝宝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部分患儿突然高热伴全身中毒症状,或伴有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可表现为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出现声音嘶哑,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症状;5~7岁宝宝的症状与成人相近,起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表现为持续高热、头痛畏寒、四肢肌肉酸痛、乏力,随后出现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预防冬季宝宝流感对策
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注射疫苗
流感病毒最大的特性就是变异较为频繁,因此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有效控制和治愈。所以,对付流感的关键是预防,而预防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3岁以上的宝宝只需接种一次,剂量为0.5毫升;3岁以下则需接种2次,每次0.25毫升。北方地区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为10~12月份,南方地区一般是10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注射后7~15天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一定要防患于未然,抢在流感到来前半个月时接种。
增强抵抗力:母乳喂养和饮食平衡
6个月以下的宝宝最好进行母乳喂养,母乳中的天然免疫成分可以保护宝宝安然过秋冬。开始添加辅食和稍大的宝宝,要特别注意营养平衡,蔬菜、水果、牛奶以及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都要全面摄入,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宝宝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可让宝宝多喝些白开水,以增加宝宝机体代谢废物的排除,预防感冒。
错误做法:整天给宝宝戴口罩
冬天冷风呼啸,加之雾霾严重,不少爸爸妈妈都习惯给宝宝戴上口罩或者用围巾护住口鼻,以为这样宝宝的小脸就不会冻着了。其实,经常这样做会降低宝宝上呼吸道对冷空气的适应性,使宝宝缺乏对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的抵抗能力。而且,因围巾多是纤维制品,如果用它来护口,会使纤维吸入宝宝体内,可能诱发过敏体质的宝宝发生哮喘症,有时候还会因围巾厚,堵住宝宝的口鼻而影响到宝宝正常的肺部换气。妈妈网专家提醒,家长应避免孩子出入空气质量较差的场所或在空气极差的天气下出门,如果必须出门才戴口罩。
及时添衣:注意保暖勿受凉
宝宝防寒能力差,夜间踢被子容易受凉,家长要注意及时将被子盖好。脚对温度比较敏感,若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流感病毒侵扰。家长要在晚间给宝宝用热水泡脚,还要根据气候的冷暖及宝宝的身体状况添衣加被,注意不要着凉。
家长首先要了解宝宝冬天常见的7个疾病,包括病毒性流感、呼吸道感染、冬季腹泻、肺炎、中耳炎、流脑、水痘,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做好宝宝的护理。
NO.2伤风感冒(呼吸道感染)
俗称伤风,大多数宝宝是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尽管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对宝宝的危害也较轻,但仍不能忽视日常预防与护理。
预防
1.增强抵抗力
平时要加强宝宝的身体锻炼,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锻炼适应冷空气刺激。
2.加强营养
多吃水果与新鲜蔬菜,不要偏食,少吃零食,尤其要控制冷饮。
3.通风换气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每日开窗2~3次,每次通风15分钟,通风时将宝宝抱到避风处,避免吹着宝宝。从多方位加强宝宝的抵抗力,以更好地预防伤风感冒。
居家护理
1.及时退烧
对于宝宝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35%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同时遵医嘱口服退烧药。
2.通鼻顺气
对于宝宝的鼻塞,爸爸妈妈可在宝宝进食前或睡前用0.5%麻黄素滴鼻。用药前应先清除鼻腔分泌物,每次每侧鼻孔滴入1~2滴,可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使呼吸道通畅,便于呼吸和吮乳。
NO.3冬季腹泻
腹泻也是宝宝冬季常见的疾病,并困扰着许多家长们。冬季腹泻一般是因为感染轮状病毒而引起的,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而致病。轮状病毒在气温下降时期滋生很快,小儿抵抗力弱,免疫系统不能很快适应天气突变,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感染轮状病毒后,多数小儿常常突然起病,有发热,很多患儿可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先有呕吐,接着大便次数增多,如“蛋花汤”样,有时带有少量黏液,如果做轮状病毒快速检查多数为阳性。整个病程3—8天,由于呕吐、腹泻、吃母奶或一般的配方奶可使症状加重,所以数天病程以后“元气”大伤,经过1—2个月的精细护理体重还恢复不到原先的水平。
预防
1.注意喂养卫生
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数月最为重要,因为母乳最适合宝宝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IgA,有预防感染轮状病毒的作用。如果人工喂养则要注意饮食卫生,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食具,最好每日煮沸一次。
2.按时添加辅食
一般来说,从宝宝4个月开始就可以给宝宝逐渐添加一些辅食,如蛋黄、米汤等,及时为宝宝添加辅食可以满足宝宝营养需要,增强宝宝体质。
护理
1.预防脱水
宝宝腹泻很容易脱水,当宝宝不思饮食时,应该给宝宝服用生理盐水,服用量一般为第一个4小时服完20ml~40ml,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2.保持营养
腹泻的宝宝体内营养物质丢失较多,应给他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但需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根据宝宝的适应能力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3.合理用药
由于秋冬季腹泻多由病毒引起,所以无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做好脱水的预防和液体的补充,大多数宝宝可在几天内自愈。
家长首先要了解宝宝冬天常见的7个疾病,包括病毒性流感、呼吸道感染、冬季腹泻、肺炎、中耳炎、流脑、水痘,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做好宝宝的护理。
NO.4肺炎
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据统计约占小儿疾病的一半以上,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小儿肺炎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是威胁小儿健康甚至生命的主要疾病。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啰音,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如果孩子感冒了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并且持续几天不缓解,或者咳嗽有痰,不易咳出,呼吸出现咕噜声以及异常呼吸,同时伴有食欲减退、有腹泻或呕吐症状,夜间睡眠不安、哭闹烦躁、精神萎靡严重者出现昏睡,说明孩子病情重,可能有肺炎了,医院就诊。
1.疫苗防护
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化脓性链球菌肺炎,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因流感病毒而导致的肺炎,秋冬季节同时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肺炎效果更佳,可以更周全保护易感人群。
2.练习呼吸
要让宝宝有意识地深呼吸,有助于预防感染性肺炎。
3.经常洗手
不仅宝宝要经常洗手,接触宝宝的人也要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清鼻涕、上厕所、换宝宝尿布等活动之后,以及做饭和吃饭前。
居家护理
1.多休息
尽量让宝宝躺在床上休息,这样可以缓解呼吸困难带给宝宝的痛苦。但要注意每隔2~3小时给宝宝翻一次身,仰卧、侧卧相互交替,并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这样不仅有利于排痰,还能避免肺部单处长时间受挤压。
2.助排痰
如果宝宝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可以用枕头将宝宝背部垫高,以帮助宝宝顺利呼吸。发现宝宝有痰液时,让宝宝咳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宝宝太小,父母则要帮宝宝吸出痰液。
3.随时观察
要密切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面色、呼吸、体温及咳喘等症状体征的变化。若宝宝有严重喘憋或突然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的情况出现,则有可能是痰液阻塞了呼吸道,需要立即吸痰、吸氧,并及时请医生采取救治措施。
NO.5中耳炎
中耳炎是宝宝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宝宝通常会感觉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较大的宝宝会说耳痛,但不会说话的宝宝由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常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等。由于吸吮和吞咽时耳痛会加剧,所以患中耳炎的宝宝往往不肯吃奶。
预防
1.母乳喂养
吃母乳的宝宝,由于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A(lgG)和免疫球蛋白M(lgM)足以抵御由口腔吸入至咽喉部及咽鼓管有害菌的侵染,故能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婴幼儿中耳炎的发生。而用牛奶、奶粉等食品进行人工喂养的婴幼儿,由于这些食品无一定数量的活性抗体成分,故可使病菌有机可乘,致使呼吸道或中耳发生感染。
2.正确喂奶
宝宝患中耳炎往往和喂奶姿势不正确也有关。有的妈妈或保姆在喂乳时图省事,让宝宝平卧喂奶,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呛咳,均可以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因此,预防中耳炎,需注意喂乳姿势,应该抱起宝宝来喂乳,人工喂奶时不要太多、太急。
3.少擤鼻涕
当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致急性中耳炎。
居家护理
1.勿信偏方
有的父母听信谣言,采用所谓的偏方,将某些中药或药片磨成粉吹进耳朵里,这是很危险的。如果药末堵塞鼓膜的穿孔处,内耳鼓室内的脓液引流不畅,长期刺激、腐蚀鼓膜,可使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严重时脓液可向颅内蔓延,引起硬脑膜外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甚至面瘫等,严重的并发症将会有生命危险。
2.物理退烧
当确诊为中耳炎并用药治疗后,宝宝仍然有发烧的现象,需要父母随时测量体温并进行物理退烧,如果发烧超过38.5℃,仍需及时就医。
3.给宝宝剪指甲
宝宝会出现耳痛和耳朵不舒服的现象,年龄太小的宝宝不会表达,可能表现出躁动不安,或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应给宝宝剪短指甲,避免宝宝抓挖耳朵。
4.随时看护
宝宝得了中耳炎后,应该保证身边随时有家长看护,因为宝宝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若耳膜穿孔,会有分泌物流出。若已经是慢性中耳炎,耳膜会增厚且结疤,耳膜活动性下降甚至中耳腔产生胆脂瘤,这时就要家长及时带宝宝再次就医,看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了。
家长首先要了解宝宝冬天常见的7个疾病,包括病毒性流感、呼吸道感染、冬季腹泻、肺炎、中耳炎、流脑、水痘,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做好宝宝的护理。
NO.6流脑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冬季是流脑高发季节,爸爸妈妈们要提高警惕。该病是由呼吸道传染,多数宝宝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与感冒相似,只要休息好,抵抗力强,一般不会发展成脑膜炎。但如抵抗力差,继续受冷,细菌可侵入血液循环,发生败血症,最终侵犯脑膜导致化脓性脑膜炎。
流脑具有起病急、变化多、病情重、流行广、传播快的特点,流脑通常来势凶猛,而且病死率高,危害性非常大。流脑起病急骤凶险,若抢救不及时,常于24小时内危及宝宝生命。流脑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不超过一周。流脑病毒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小宝宝,6个月至2岁的宝宝因为宝宝自身抵抗力差最容易感染。
预防
1.避免宝宝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后要及时治疗,以免发展成流脑。
2.预防流脑的最佳方法是注射疫苗。
3.在流行病高发期,妈妈尽量少带宝宝去人口密集的场所。
4.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定期开窗通风,减少室内病菌含量。
护理
1.病室内应安静通风,严密观察患儿血压、皮肤瘀斑、瞳孔、呼吸、体温等病情变化。对重症、昏迷患儿作好口腔及皮肤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患儿饮食需给予易消化、富营养的流汁或半流汁饮食。高热患儿应多饮开水,昏迷患儿需加床挡,注意保护患儿安全。
3.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病室应保持安静,避免强声刺激,以防诱发惊。
NO.7水痘
从初冬到严冬,都是宝宝水痘的高发季节。水痘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宝宝身上。被感染后,通常经过11~20天的潜伏期就会开始发病,但在潜伏期间就已经有传染给他人的危险性了。
水痘的潜伏期在14~21天左右,宝宝大约在感染2~3周发病。宝宝发病时全身会出现不适的表现,如身体有发热症状,大约38℃~38.5℃,可能伴有咳嗽或腹泻,胃口与精神较差;发热的同时或后1~2天,宝宝皮肤会发痒。首先出现米粒大小的红点,经过几小时或1天左右,小红疹子就会转变成水泡,有黄豆或绿豆大小,内含液体,周围有红晕;大约1~2天后,水泡开始变得浑浊、凹陷,3~4天后水泡干燥并开始结痂。宝宝水痘躯干处较多,四肢及头面部较少,同时还伴有丘疹、疱疹等并发症。
预防
1.注意通风
平时注意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板蓝根预防
如果宝宝已经接触过水痘病患者,可用板蓝根30克~60克,水煎服,连续一周,对预防水痘有特效。
3.接种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是一种高度活性的减毒疫苗,适用于接种1岁以上至12岁以下之健康宝宝,只需打一剂。注射完成后于二星期左右体内可产生对抗水痘的抗体,其保护性可持续10年以上。注射后有效预防感染水痘的效果达98%。
居家护理
1.止痒
发水痘时,全身发痒,可以让医生给宝宝开一些适合的止痒药物,千万别让宝宝乱抓。
2.剪短指甲
把宝宝的指甲剪短,避免抓破伤口。
3.保持清洁
长水痘期间,还是要帮宝宝洗澡。洗完澡后,可用浴巾吸干身上的水分,再抹上止痒药。
4.发热护理
发热期间,注意多让宝宝卧床休息,并注意给宝宝补充充足的水分,可用绿豆煎汤代茶饮,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日常饮食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来源:网易亲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