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杜军/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所长主持人:
唐小未/四川农村日报实习记者胡婧/中国渔业报记者“禁渔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现在环境比以前好多了,以后还会越来越好,鱼也越来越多,记忆里鱼儿成群的模样就回来了……”11月2日,宜宾市翠屏区学府路,曾经的老渔民曾贵田已转产经营鱼火锅店。曾贵田16岁开始捕鱼,整整在长江上漂泊40年,“长江里的鱼这些年明显减少,我支持国家的禁捕政策,这时候封江太有必要了!”
来自四川省水产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年9月26日,四川长江流域退捕涉及的艘渔船、名渔民已全部退捕上岸,这标志着四川省已全面完成长江流域退捕任务。
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涉及全省4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干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大渡河,退捕水域分布18个市(州)个县(市、区)。自禁捕工作启动以来,四川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去年底完成4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退捕并实施永久禁捕;今年7月31日完成退捕渔民渔船建档立卡工作,并实施渔民安置保障“五个一批”举措,推进退捕渔民转产转业。
长江流域禁捕后,将对四川渔业资源恢复、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水生生物系统建设等产生哪些影响?禁捕期间,如何更好促进四川渔业资源恢复,助推长江水生生物保护?10月28日,本报记者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所长杜军进行专访。
10年禁捕,加速鱼类多样性恢复
主持人:四川长江流域禁捕惠及的渔业资源有哪些?这些渔业资源的恢复将带来哪些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
杜军: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生物多样性丰富。省内有鱼类余种,其中长江上游特种鱼类80余种,主要经济鱼类余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0种,四川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45种,四川渔业资源的珍稀程度和经济价值在全国都属于很重要的地区资源。长期以来,四川高度重视长江生态资源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各地渔政管理部门也做得比较规范到位,对捕鱼船只、网具、作业人数、作业时段等都有要求。但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渔民打“擦边球”。比如规定一条船只能用三张网、网眼3厘米以上,但仍有渔民用四张网、网眼2厘米。在区域上也如出一辙,保护区、重要栖息地不准捕捞,就在这些区域旁边捕捞。可以说,在禁捕之前是存在过度捕捞的。
全面禁捕是对整个渔业资源保护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果没有国家推进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大前提,光禁渔还是很难奏效。比如水质污染了,环境破坏了,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现在提出长江流域10年禁渔时机很好,沿江沿河的节能减排、污水处理改善了水质,在加上一禁捕,生态环境好了,鱼也有了,整个生态系统都在变化,有助于渔业资源的恢复和繁衍。所以禁渔让所有的渔业资源都受益,珍稀鱼类就更不用说了。反过来,渔业资源的恢复也会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加速水生生态系统多样性、水生生物多样性和鱼类多样性恢复。
从经济角度来看,规定10年禁渔期,并不是说永久禁渔,如果渔业资源恢复得很好,也许10年或者15年之后,就可科学制定捕捞计划,将捕捞强度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不会破坏渔业生态系统,捕捞起来的鱼被加以利用,就产生经济价值。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目前所有养殖鱼类的来源都在江河、都是野生,经人工驯养选育形成。从基因角度来看,人工繁殖品种性能不断退化,要持续收集江河原种作为亲本,来补充提高养殖品种的优质种质资源的水平。
禁捕后,科考监测很重要
主持人:从水生动物种群繁衍的科学认识来看,禁捕后,有关渔业资源的恢复过程中有哪些阶段性特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杜军:禁捕最多两年就可初见成效。这是依据渔业资源的性成熟周期而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长江里鱼的性成熟周期不同,有的短、有的中、有的长。长的要七八年,中型鱼类一般要四五年,小型鱼类比较短,只需一两年。所以,一些小型鱼类在禁捕一两年后就能快速繁殖,这些鱼爆发出来之后,能净化水体,吃掉一些浮游动植物,对水里面能量的吸收起到很大作用,又为中大型鱼类提供饵料。在这个过程中,食物链慢慢恢复建立起来。所以,为什么需要10年禁渔期,到了10年之后,水生生物系统就构建得差不多了,天然和谐的生态系统就建立起来了。
由于不同鱼的性成熟周期不同,那么依据不同鱼类的实际情况,肯定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注意事项。最重要的就是搞好科考监测,看到底两三年之后,渔业资源出现了什么变化,四五年之后又出来了什么变化。有些性成熟周期长的,八十年之后再监测,就知道禁渔效果了。科考监测过程中,如果发现野生种群构建、食物链建设不是很完善,就可人为去干预补充、调整优化,去助推它很好繁衍恢复,重构水生生态系统。比如增殖放流,也许某种鱼在这个区域消失很多年了,但是人工种群有,通过增殖放流,人工辅助其很好恢复。这就是人工向好干预的一种体现。
禁渔令下,持证垂钓
主持人:如何看待休闲垂钓对四川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的影响?
杜军:我是搞水产科研的,从个人角度来看,要搞禁渔就应该将垂钓一起禁止。只不过实施难度很大,不可能实现。所以,垂钓要注意两个很重要的方面。一个是敏感区,比如种质资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鱼类重要栖息地、繁殖场所,这些区域是绝对禁止垂钓。另一个就是敏感期,也就是鱼类繁殖时期。因为这个时候钓一条鱼上来,可能怀卵产子,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甚至大一点的有上百万的怀卵量。在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区域和时间管理好。
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规定要实施“持证垂钓”,一人最多允许使用一杆、一钩。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商业行为,纯属个人爱好,是可以接受且值得尊重的,而且钓点经济鱼类,既满足个人爱好,又把水里面的能量带走一点,这是没问题的。如果是商业行为,不提倡。尤其有些鱼的市场经济价值大,就存在针对性地捕捞这一类鱼。实际上,各种鱼、水生生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食物链和水生生态系统。如果因为鱼的经济价值高而过度捕捞,忽视了其在食物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整个食物链都受影响,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就被破坏了。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宣传工作,要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公众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自觉。长江里面的鱼,有常规的小型经济鱼类,有珍稀的保护鱼类,垂钓的时候难免钓到珍稀特有物种,要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遇到这些珍稀保护动物要毫不犹豫放回去。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这方面的垂钓。因为有些鱼,根据食性和生物学特点,会对不同的饵料感兴趣,有特定的活动区域。长期垂钓的人经验丰富,知道用什么饵料,在那个区域可以钓到什么鱼。要切记,不要把珍稀鱼类钓走,尤其是很多花了大价钱培育很多年,像前几天增殖放流的川陕哲罗鲑,从年立项,年准备工作,年才捕到一条开始研究。12年时间,到今年增殖放流了60尾,虽然量很少,但是好的开端。如果放下去没几天就捞起来了,会造成重大损失。
?由中国渔业协会统筹指导,中国渔业协会智慧渔业分会运营的“慧卖鱼全国渔产品产销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