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机构重组后官员高比例解析:阶段性现象
“原来一个人的办公室,现在坐进了三个人,甚至出现了开放式的办公模式。”谈及“三定”方案(职责、机构、人员编制规定)实施后的工作环境,一名部委人士如此描述。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定”方案公布。至此,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涉及到的六个组建或重新组建部门的“三定”方案已经全部出炉。《第一财经》梳理发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司局及以上领导职数为83名,司局以下的人员编制为425名,二者之比为1:5左右。
根据此前公布的“三定”方案,国家铁路局的这一比例为1:3左右,相对较高。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对本报分析,一些部门合并组建新机构,官员比较多属于正常的阶段现象,以后随着磨合的深入,这方面的比例应该会逐步下降。
但他亦表示,领导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占用的资源比较大,一般来说,“官”和“兵”的比例越小,政府节约行政成本就越多。
人员定编
根据“三定”方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机关行政编制为508名。其中,局长(兼国家版权局局长)1名、副局长4名、国家版权局专职副局长1名
(副部长级);司局领导职数77名(含总工程师1名、机关*委专职副书记1名、离退休干部局领导职数3名)。
也就是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司局及以上领导为83名,司局以下的人员编制为425名。
根据3月份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下称《方案》),组建或重新组建六个部门以整合加强各自领域的职能,其中包括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称“卫计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食药监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改委管理)。
除了职能层面的整合之外,另一大表现就是人员的整合。
“这次整合基本都是两个部门的人员1+1=2的模式,没有出现减员现象,所以导致整合之后的部门人员数增多。”上述相关部委人士告诉本报,“目前还没有出现升职、降职、辞退人的现象,所以两部门相加后的领导也相对增加。”
此前发布的国家海洋局的“三定”方案显示,司局及以上领导职数共51名,司局以下人员为321名,两者之比为1:6左右;根据国家能源局“三定”方案,二者之比为1:4;卫计委司局级及以上领导职数共84名,司局以下为461名,两者之比为1:5左右;国家铁路局“三定”方案中,司局及以上领导职数为30名,司局以下人员为100名,二者之比为1:3左右;食药监总局的这个比例为1:4左右。
上述设置均按照《方案》以及《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设置的通知》安排。有专家分析,由于涉及一些机构的合并,官员较多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以国家能源局为例,该局将原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监会的职责整合。原地方电监办的一名官员对本报称,从能源局“三定”方案公布开始,电监会已经并入能源局,地方电监系统也变身能源局派出机构,“没什么变化,还是负责原来的事情。”
人员体量却实实在在增加了,“三定”方案明确,国家能源局机关行政编制240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4名,*组纪检组组长1名,司局领导职数42名。原电监会设立的6个电力区域监管局以及12个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划给国家能源局实行垂直管理,核定行政编制500名,其中司局领导职数42名。能源局总的行政人员加总达到740名。
职能转变
竹立家表示,现在中央已经把一些辅助性机构、事业单位裁减合并,“这是一个大趋势,现在机构改革不光是部委机构之间的裁减合并,更重要的是要减少内部二级机构的数目,精兵简政主要是这方面。目前很多机构盘子很大,但效果不佳。”
“一个普通公务员的工资、办公经费等加起来可能一年十多万。”他表示,而相应的处长和局长可能就几十万。领导干部和普通公务员之比小有利于政府节约行政成本。
除了机构整合,本次大部门制改革的重点还在于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其核心是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
对于新机构的职能转变,还需要基层磨合,以能源局为例,“三定”方案明确,将国家发改委的供电营业区的设立、变更审批及供电营业许可证核发职责与国家能源局的电力业务许可证核发职责整合,下放区域能源监管机构。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做好相关领域的监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协调,一名省级能源局官员称,对应部委机构调整的地方调整还没开始。
而在食药监领域的进一步改革已经启动,本报此前报道,为重典治乱,“食药监警察”有望试水。食药监总局“三定”方案明确,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