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款准备金率不加息是本末倒置
面对通胀压力,各国通用而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加息,而不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反对加息的人士认为:加息后会面对更多的热钱涌入;或者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这些观点是错误的,首先,热钱的涌入不是为了赚取汇差或者较高的利息——如果那样的话就是死钱或者是银行存款了,热钱就是赚通胀的钱,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如果加息后控制了物价,热钱反而不会大量涌入。加息后,不仅不会伤害实体经济,相反,会让经济更健康地发展。 如果说国内外热钱合力推高了物价,而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是打错了板子,这更应该加息,让更多游荡在银行体系外的资金回笼到银行。负利率的本质是存款的百姓补贴国企和地方政府,笔者通过静态计算得出:储户一年为负利率付出的代价是蒸发7900亿元,地方融资平台一年少支付1991亿元;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实质是,央行为此付出数以千亿的对冲成本,央行一年要为多提的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1166亿元。 热钱作乱银行挨打 通胀下去热钱退烧 长期研究货币冲销的社科院博士后余明先生认为,国际经济学理论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之间一旦出现利差,即会引发资本流动。但是,如果利率平价的作用机制不通畅,当两国利差出现时,资本就无法迅速有效地流动,不合理的利差也就难以消除,或者虽然投机资本通过各种途径实现流动,但由于汇率不能有效地波动,导致利差无法通过资本流动得以消除,结果造成资本流动持续不断,而资本的持续流入或流出显然会给经济体系带来冲击。 余明研究的成果表明,由于中国对资本项目实施管制,资本不能自由进出,因而利率平价作用机制在中国可能不存在。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主要目标国,尽管我国对资本账户依旧存在着严格管制,但由于外汇管制政策的不完善以及执行管制政策的力度不足,短期资本的流动获得了较为宽松的环境,国际短期资本事实上已经通过各种合法或不合法途径进出中国。由此看来,利率平价机制在中国可能依然发挥着作用,或者说以其他形式发挥作用。 余明和经济学家谢国忠都认为,“热钱”即便是进入中国,也不是为了获得存款利率差,而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如果通胀持续,热钱就会兴风作浪,推高资产价格;如果依旧维持负利率,正如“证券教父”阚治东在其微博上所言:“但银行存款负利率问题也应予以足够重视,长期负利率会使银行存款成为冲击各类市场的热钱,不利于物价的稳定。” 负利率会推高通胀预期,加速海外“热钱”流入;同时,也会使得银行存款随时有可能被取出变成国内“热钱”。相反,加息之后,通胀得到遏制,热钱无利可图,海外流入的热钱才会退却;银行存款不至于变成热钱。 即便是国内外热钱或者称之为游资推高了商品价格,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显然是在惩罚商业银行。表面上看是冻结了热钱,其实,冻结的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热钱还是那么自由自在地流动。 财政犯病百姓吃药 储户损失7900亿 静态来看,如果维持负利率,受损失最大的是钱存银行的储户。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9月末,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为30.4万亿元,11月的CPI为5.1%,而一年期存款的利率为2.5%,负利率为2.6%,如果负利率不转正,储户一年就损失7900亿元。 谁是负利率的最大收益者呢?那就是用较低利率从银行取得贷款的贷款户!谁是银行最大的贷款群体呢? 自然是地方政府和央企。 截至6月末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达7.66万亿元,如果一年期存款由负利率转正或者持平,央行至少得加息2.6%,相应的一年期贷款如果也加息260个基点,那么地方融资平台一年就要多支付银行利息1991.6亿元。 一位曾在央行货币政策司工作过的官员向《华夏时报》证实,央行加息的确受到来自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阻力。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2008年11月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银行信贷超常规发挥其“保增长”的作用,2009年信贷规模近10万亿,是2008年GDP的1/3。与之配套的是,地方政府大规模搭建地方融资平台,而这些融资平台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银行贷款。 目前,通胀最大的根源来自于财政刺激计划和大规模投资,以至于银行被动放贷引发的“货币超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通胀的来源决不是由于老百姓把钱存到银行。 如今,不加息导致负利率直接形成了储户补贴银行贷款大户——地方政府和央企。而加息后,地方政府投资的热情也许会被降温;起码融资成本会增加,这对防止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十分有利和必要。 央企享受央行买单 央行多付成本1166亿 为了不增加地方政府还债(也许有些地方政府压根从没打算还银行)的压力,央行在加息上犹豫不决;动辄就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然而,央行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进行冲销,是有成本的,并且,成本巨大。 假设正常的存款准备金率是8%,目前,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超过18%(中小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较低),那么,假设央行多提了10%的准备金率,央行对商业银行要支付存款准备金率1.62%,11月末,各项存款余额大约为72万亿,那么央行一年就要向商业银行多支付存款准备金利息1166亿元。 中国社科院博士后余明先生在其专著《中国货币冲销工具的选择与安排》中对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危害做了详尽的描述:但这一工具(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存在缺陷:一是准备金率调节不适合短期流动性的管理,频繁调整不利于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二是当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时,提高准备金要求与公开市场操作一样具有财务成本;三是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准备金率调节存在一定制约,银行出于谨慎考虑持有较多的超额准备金,此时提高准备金率,操作余地非常有限。 别老提存款准备金率了,赶紧加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