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岛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应急消杀 [复制链接]

1#

11月4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发生碳九泄漏事故。截至9日,已有52名群众就医,海面清理工作仍在进行。

相关部门虽多次通报,但网络舆情仍不断发酵,一时间百姓谈碳九色变。碳九对人体危害到底有多大?对生态环境影响何时能消除?超大型化工厂与大片居民区混杂问题何时能够解决?到底还有多少生态隐患?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入事发现场一线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问:碳九对人体危害到底几何?

4日凌晨,福建东港石油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执行碳九装船的“天桐1号”船舶与码头连接软管处发生泄漏,共造成6.97吨碳九化学品泄漏。

截至9日,已有52名疑似接触碳医院就诊,主诉为“接触刺激性气体后身体不适”。其中一名患者在事发水域落水,出现吸入性肺炎,一度住进重症监护病房,现已转入普通病房。

根据泉港区环保局提供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本次泄漏的裂解碳九属于易燃液体,可“引起眼睛、皮肤、呼吸系统刺激,食入有害,吸入肺内可引起致死性化学性肺炎。高浓度蒸气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针对网络上流传的“有毒”和“致癌”说,部分受访专家介绍,碳九又分为裂解碳九和重整碳九,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和《剧毒化学品名录》。一般而言,本次泄漏的裂解碳九危害相对更小。

“人吸入裂解碳九的挥发物,可能造成急性的短期伤害,但应该不会造成非常长期的累积性损害。”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介绍,裂解碳九的成分与汽油、柴油相似,挥发在空气中对人体的危害不是太严重。裂解碳九污染通过水产品的累积后具有一定的食物链毒性,人误食后会产生一定不适。

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魏庆辉说,碳九属于低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要看接触时间、浓度和接触量来判断。一般情况下,需要长时间大量接触才会造成严重损伤的后果。

当地渔民向记者反映,4日当日部分患者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咽部不适等症状。记者了解到,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已离院,至9日下午尚有8医院留院观察。

魏庆辉表示,根据影像学来说,住进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肖燕辉主要的病症是“肺部吸入性肺炎”,这是人呛水后的症状。经检验,肖燕辉的肝肾功能无损伤,但仍有咽喉疼痛、胸闷恶心的症状。预计其仍需住院一周方可痊愈。

二问:为何多日后清理工作还未结束?

8日,泉州市初步认定,该起事件为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此次事件直接影响海域面积约0.6平方公里,约亩网箱养殖区受损。

9日上午,记者在泉州市泉港区肖厝村码头看到,清理油污的工作仍在进行中,但海面上看不到大面积的油污。在沙格村,靠近岸边和礁石的海面仍有薄薄的一层油。村民和政府工作人员坐着小船在海面来回放置吸油毡。

根据泉港区政府介绍,到11月9日上午,当地已累计出动人员余人次,出动船只多艘次,调集投入吸油毡袋、消油剂70桶,布设围油栏条。目前,受影响海域漂浮的油污已基本完成清理,当地继续对岸边、渔排等区域的残留油污进行清理。

彭应登认为,虽然大部分油污已经被清理,但是碳九泄漏对近海水体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他说:“有一些溶入水的化学成分,会影响到涉事水域的动物安全,此类污染短期内应该不会消除。在正常的水文条件下,近海污染的影响应该会持续至少1到2个月。”

东港石化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员表示,虽然碳九大面积清理基本结束,但一些油品会附着在礁石上,比较难完全清理。这些油品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风向的变化又会蒸发,所以即便现在看不到多少油,但还会有一阵阵的气味。

部分专家认为,这次事故对周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有限。彭应登说:“如果是原油,会积在底泥,不容易清除。而裂解碳九密度小,比水轻,漂浮在水面上相对容易被清除。而且本次影响的范围也只是比较小的一个海湾,泄漏的裂解碳九大部分被人工清除后,剩余的部分随海水扩散漂走、稀释,长期来看不会造成太大的环境破坏。”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监测中心于4日9时起在养殖区抽取样品检测,需连续两周检测无裂解碳九残留物,方可解除管制。为确保食品安全,泉港区已于4日暂停受影响海域网箱养殖水产品起捕、销售、食用。

三问:何时才能解决厂居混杂问题?

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居民表示,泉港泄漏的事情虽然不多,但因为距离过近,化工生产对生活的影响却长期存在。

肖厝村村民肖惠川说,他们村里时常会闻到臭味,家里经常连窗子都不敢开。沙格村村民肖秀莲说,周边工厂产生的粉尘很多,家里一天不擦,桌子就会有一层黑黑的灰。

记者站在东港石化的事发码头,可以清晰看到肖厝村的养殖渔排,目测距离仅有几百米。除此之外,在整个泉港化工区内,各种管道、工厂和居民区犬牙交错,混杂在一起。在南埔镇沙格村外的通港大道上,来往的运煤车轰隆而过,卷起阵阵黑色的粉尘。

彭应登表示,从规划的层面看,目前看泉港石化港区的石化船舶、码头作业区和养殖区的空间分布,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

泉港区住建局副局长张澄海介绍,年,为了解决泉港多年以来存在的厂居混杂问题,泉港区向上级申报制定了《泉港石化工业区安全控制区专项规划》。根据规划,石化园区红线外米范围为外部安全防护蓝线(含环保隔离带),蓝线外再设环境风险防范区界线。安全控制区内的居民将在年前陆续搬迁。

据了解,搬迁总共涉及17个村庄、人,总投资预计为多亿元。

“没想到搬迁工程还在进行就发生了这次泄漏事故。但另一方面,这个事件也反向证明了我们下决心推动安全控制区工作方向是对的。”泉港区石化安全控制区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组长刘跃民说,目前安全控制区的拆迁签约率已经达到了65.8%,预计年底可达到70%。

新华社做吃播啦!来一起燃烧你的卡路里吧!

笔直的道路标线,原来是这样画出来的……

10秒钟,19条生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这个动作让无数人泪目......

来源:新华社

记者:邰晓安、林超

监制:徐蕊

编辑:王朝、徐祥达

实习:何犇、黄琳婧

分享 转发
TOP
2#
疫情期间大家的消毒意识明显增强,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些不科学的消毒行为,不但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引发公众恐慌。今天,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主任姜洪荣详细解答了公众关心的9个消毒问题。

1、看到网上有些居民区、复工企业、甚至有些高校都在设置“消毒小屋”,对进出的人实施消毒。这靠谱吗?

答:不靠谱。真正意义上的消毒,都是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消毒剂对人和环境都是有损伤和腐蚀的。

(1)国家消毒规范要求我们在使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时,必须要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且消毒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如戴口罩、戴手套、戴护目镜、穿防护服等。

(2)因消毒剂大多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和衣物都有损害,严重的可能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如果建立的“消毒通道”或“消毒小屋”中消毒水浓度太高,会灼伤皮肤,引起吸入性肺炎、皮肤炎症、过敏反应等,尤其对患有慢病呼吸道疾病和儿童等人群影响更大;如果消毒剂浓度太低又无法达到杀灭病毒的效果。

总之,设置“消毒通道”或“消毒小屋”对人直接消毒的行为不可取。会导致人体刺激和疾病、污染环境、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导致恐慌。

2、目前有些居民小区对小区内人行道、绿化带等区域大量喷洒含氯消毒剂,气味很大,居民褒贬不一,你们专业人员怎么看?

(1)我市目前所有新冠病毒性肺炎,无论是确诊病人还是疑似患者的住家及他们在我市工作、休闲所逗留的区域等疫点,都由我市疾病控制机构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组织开展了终末消毒。目前对外环境不需要开展大面积过度消毒。

(2)病毒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微生物,病毒本身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的细胞中才能生长繁殖。即病毒只有寄生在患者血液、体液、呕吐物中的活细胞里才能生长繁殖。在没有明确污染,如被体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外环境的绿植、地面、外墙面等手不会接触的表面不需要消毒。

(3)而居民区等室外环境、绿化、道路等等,因空气流通、空气中紫外线照射等因素,极不利于新冠病毒存活,因此,没有明显污染无需消毒。

3、社区、居民小区等怎样消毒是合适的?

(1)有条件居民住户在每日上午9:00到下午15:00之间多做开窗通风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是最好的空气消毒方法。

(2)社区环境以卫生清洁为主,消毒为辅,社区内环境预防性消毒应重点针对高频接触物品(如门把手、门铃按钮、电梯按钮、电梯轿厢、楼梯扶手、健身器材、防盗门把手筹)等,使用mg/l-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或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每日1-2次。

(3)加强电梯空气流通;电梯间是空气极其不流通的地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建议开启新风系统增加空气流通;使用频次低的时段可以开门一段时间通风对流。

(4)对小区内垃圾桶及垃圾桶周边等,用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每日1-2次。

4、开窗通风会不会将病毒引入室内?

答:不会或者概率非常、非常小。

(1)截止到2月20日12时,我市累计确诊新冠病毒肺炎59例,已治愈出院31例,且疾控机构对确诊病例的居家及其出行呆过的地方,都认真组织实施了终末消毒。

(2)目前我市对确诊病例的居家地址以对社会公开公布,绝大多数社区是没有病患健康安全的。因此,天气好的时候,我们的室外空气应该还是清新的安全的。

5、鞋底需要消毒吗?

答:(1)专业人员如医护人员在去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病房的时候,以及疾控机构的流调人员、消毒人员对新冠病毒肺炎确诊患者或疑似病人做流调,或对其病家实施消毒时,会穿上专业的胶鞋或雨靴或穿上一次性鞋套,离开时也会对胶鞋等进行消毒处理。

(2)普通市民若感觉自己鞋子受到不洁物污染,或鞋底确实被动物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情况下,可以对其实施卫生清洁或用75%酒精对鞋底擦拭消毒。

6、衣服需要消毒吗?

答:居家普通织物:对毛巾和小件衣服可采用煮沸15min的方法消毒,内衣做到勤换勤洗即可。

市民若怀疑衣物被污染时,如果衣物材质许可,可将洗衣机调成60度及以上高温洗涤模式,30分钟以上即可杀灭病毒;对大件衣服、被罩等可使用家用衣物消毒液按说明使用。

对衣物喷洒高浓度酒精这种做法不可取,有危险。

7、超市里买回来的东西是否需要消毒?

答:没有必要。

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物品都进行消毒,目前在超市购物的人都戴着口罩,这种情境下超市中的物品被污染的机率较小。

消毒这些超市里购买的物品,远远没有正确的手卫生更重要。

8、蔬菜水果要消毒吗?

答:

(1)没有必要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新冠肺炎病毒是怕高温的,56°C30分钟病毒就会被杀死,而炒菜经常能达到°以上的高温,所以将蔬菜清洗干净,再将其炒熟炒透之后,就不用担心病毒不会被杀死。

(2)水果建议洗净去皮食用。也可以将梨、苹果、大枣等水果蒸熟,或用60-C开过水烫一下再吃。

(3)处理生食和熟食的餐具,以及切菜板和刀具都要尽量分开。另外时也提醒大家,处理食材前后都要洗手。

9、复工企业应该对哪些地方进行消毒?

答:(1)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没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污染小区、企业、办公场所做开窗通风、保持环境中卫生清洁即可。

(2)环境预防性消毒应重点针对高频接触物品,如门把手、门铃按钮、电梯按钮、电梯轿厢、楼梯扶手、健身器材等,使用mg/l-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或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根据需要进行消毒。

(3)另外对于复工企业,工作人员的卫生行为隔离更有意义,如保持工作环境卫生清洁、开窗通风、准确进行手卫生,正确戴口罩等。

往期精彩回顾

公众对自家的卫生间应该做哪些防护?

◆如何正确使用酒精消毒避免发生危险

去过新冠肺炎患者逛过的商场需要被隔离吗?

被隔离者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市卫生健康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