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7年前的非典肺炎,给香港带来了什么 [复制链接]

1#

二十九万港漂都在这儿

武汉肺炎越来越严重了。

从1月20日凌晨起,官媒持续发声,全国各地相继出现确诊案例,微博热搜榜前十有一半都与此相关,内地掀起“抢口罩潮”......

(图源:新浪微博)

其实早在1月初,圈妹就连发了两篇与肺炎相关的推文,提醒大家不必过分惊慌,但要提高警惕。

(第一篇推送戳这里)

(第二篇推送戳这里)

但当时后台许多留言都是这样的:

其实不是香港人“矫情”、“敏感”,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香港在这类事情上吃过大苦头。

相信在座所有人,都曾亲身经历过年的非典(SARS)。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那场灾难,是如何深刻且长远地影响了香港这座城市。

当HKSAR遇上SARS

年2月21日,一个极其普通的星期五。

那天,医院的退休教授刘剑伦带着妻子到香港参加外甥的婚礼,两人在京华酒店(现改名为九龙维景酒店)入住一晚。

(图源:维基百科)

在这之前,刘教授因为在内地参加抗疫工作受到传染,并出现肺炎病症,不过他自行服用了抗生素,病情有好转。

是的,早在香港之前,非典就已经在内地的广东省小小爆发了。

当时,有传言称“熏白醋、喝板蓝根能预防怪病”,于是广东市面出现“抢购潮”,板蓝根和白醋的价格节节攀升,就连住在新界北部的香港阿婶阿婆都争相效仿。

但大部分自认「理智」的香港市民,仍表现得十分冷静,甚至还嘲笑这种非理性行为。

直至刘教授入住京华酒店,SARS(非典)在HKSAR(香港特区)的旅程,开始了。

仅是那一晚,就导致了16名酒店房客和访客受到感染。

而64岁的刘教授本人,其病情也在第二天重新恶化,医院求诊数十日后离世,后来他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超级传播者”(传播人数在10人以上)。

虽然源头离开了,但非典却在香港暗中肆虐......

(图源:东网)

紧接着,就发生了“医院8A病房”事件以及“淘大花园”事件,这或许是香港人关于非典最恐怖的回忆。

在刘教授入住京华酒店三天后(即24日),一名26岁的香港人到该酒店访问朋友,随后出现发烧症状,并在28医院急症室求诊。

当时,他仅被诊断为呼吸道感染,很快便出院回家,但病情并未好转。

3月4日,他再医院,被诊断为社区性肺炎,并被安排住进8A病房。(此时并未意识到这就是非典)

(图源:东网)

而这位26岁的青年,后来被证实是香港第一宗确诊的非典个案。

他的到来,医院内飞速传播。不仅同房病人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经常出入8A病房的医护人员也接连倒下。

(图源:东网)

据统计,当年共有50名医护人员、17名医学生、28名病人、42名访客在8A病房受到感染。医院更是陷入半瘫状态,于3月19日宣布关闭急症室。

至此,SARS一词终于浮上水面,全城开始陷入恐慌......

医院的疫情尚未有减退的迹象,一场更大规模的疫情即将爆发在九龙湾淘大花园。

3月下旬,非典病毒经由踏入过医院的人带进淘大花园,整个社区经历了一场空前绝后的灾难。

这一疫,淘大花园共有名居民染上非典,42人死亡。

其中,感染个案明显集中在E座,占累积总数的41%,其次为15%的C座、各占13%的B座和D座,余下18%个案则散布在其他11座。

(图源:东网)

在非典阴影笼罩下,淘大花园犹如死城,商铺不营业,居民无事不出门,外人更不会踏入淘大半步。

E座的气氛更是严峻,居民碰面都隔得远远的,对视一眼就当作打招呼。

(图源:明报)

正因如此,香港政府采取了史无前例的紧急行动——把淘大花园E座整座隔离10天。

除了事前暂住亲友家中的淘大E座居民,其余一律强制迁进鲤鱼门度假村和麦理浩夫人度假村隔离,直到全面消毒后才重返家园。

那段时间,在淘大买一套房只需55万港币。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今次武汉肺炎爆发后,淘大花园的居民迅速反应,急买口罩。

(图源:香港01)

最终,17年前的那场灾难造成了香港人感染、人死亡。

被带走的人包括香港史学界的希望曾瑞龙先生,以及有“香港女儿”之称的屯门医生谢婉雯。

非典期间,谢医生自愿到非典病房工作,最后在抗疫中牺牲。她获追授金英勇勋章,以特区最高荣誉葬礼下葬。

当然,SARS对香港的影响绝不只是沉重打击,与此同时,它也在重塑这座城市。

可以说,年后的香港,一直处于“后SARS时代”。

如今你在香港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都有SARS的影子。

SARS改变香港

非典带给香港最深刻的影响,是让卫生防疫的地位在香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年,被时任特首董建华委任为疫情研究专家的前卫生署长李绍鸿说了一句话,“公共卫生应凌驾个人自由、经济、政治等考虑因素!”就是这句话,为香港对这场灾难的反思一锤定音,自那以后,香港市民的生活习惯都彻底改变。比如,大家都知道在香港的餐桌上,每位食客面前往往有两双筷子,一双用来自己吃的,另一双则是夹菜的公筷,而每道菜旁边,还会再备一双公筷。这个习惯,就是非典之后才兴起的。

(图源:文汇报)

再比如,非典之后,香港一般家庭都会备有1:99漂白水和酒精搓手液,两者都是防疫消毒用品。后来迷你免洗酒精搓手液问世后,很多人又习惯将其挂在背包上。另外,非典还让口罩成为香港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多人从此养成了只要有呼吸道症状就戴口罩出门的习惯。大家平时在香港过关,也会发现不少出入境职员都有佩戴口罩。所以,当1月初香港爆出武汉肺炎新闻时,香港市民就迅速反应,立刻戒备,全城买口罩。这并非是“惊慌”、“小题大做”,而是吃过苦头后的谨慎、警惕。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Topick)

而政府方面,在非典之后,香港医院建立了紧密合作机制,医院一旦发现怀疑病例,会立即将其隔离、将病菌样本化验,并将结果即时向社会公布。所以我们看到,年12月31日跨年当晚,一名去过武汉且出现发烧症医院求诊后,马上被安排入住隔离病房。

(图源:香港01)

另外,早在1月3日,香港机场就增设了红外线热像仪,检测乘客的体温;

(图源:香港01)

同时,西九龙高铁站的清洁也马上加强,特首林郑更是亲自在站内巡视预防措施;

(图源:政府新闻处)

当天,政府还开了一场跨部门会议,宣布每日公布疑似病例。

(图源:政府新闻处)

到了1月7日,政府更是公布刊宪修例。在新例之下,卫生署有权对怀疑个案病人进行强制隔离,直至病人情况稳定。

(图源:香港01)

就在前天,香港又推出三项加强措施。

第一,卫生署会将监测范围扩大至所医院的人士。

第二,1月21日起,武汉到港航班实施健康申报表制度,根据法例所有乘客都必须填写。如果拒绝,最高可罚款港币及监禁6个月。

(图源:香港01)

第三,医管局将实施各项围堵传染病策略,力求做到“早通报、早隔离、早化验”。

比如,医管局已配备了大量防御装备,足够医护人员使用3个月,同时准备了约张负气压隔离病床。

一旦出现香港首宗确诊个案,甚至个案数目急速上升,医管局旗下7个联网会各自启动一间诊所,48小时内腾空地方处理相关病人。

(图源:网络)

目前,香港共有例疑似病例,而就在今天下午,香港第一例武汉肺炎确诊。

今(1月22日)下午一名乘客从武汉乘高铁抵港时发烧,后被确诊,医院隔离治疗

其实今天早些时候,特首林郑就在媒体前表示过“已做好最坏打算”,香港也早在昨天进入“极之高度戒备状态”。可以说,今日香港防疫工作的跃进,是因为年的它,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我们不能总是在“血的教训”之后才开始反思。现在病毒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肆虐,政府需要建立灵活的应急体系和公开透明的机制,保证公民的知情权;而作为个体,希望每个人都重视起来,勤洗手,戴口罩,保持高度警惕。大家珍重。

图片及资料源于网络,本文为港漂圈原创,转载请联络港漂圈。

↓↓↓港漂圈今日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