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今冬,儿童呼吸道感染病例激增,其中包括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由于呼吸道短小狭窄、黏膜柔嫩、修复能力差等特点,幼儿更容易感染病毒。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呼吸道疾病?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家长及托幼机构该如何做好预防工作?12月8日,医院儿科主任韩伟娜在接受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都是“老病毒”对症治疗无须恐慌
12月8日上午,记者在医院儿科见到了很多就诊的患儿。韩伟娜告诉记者,近一个月以来,该院儿科门诊和住院接诊的呼吸道疾病患儿有所增多,儿科门诊人次较两三个月前增长近20%,住院接诊增长近15%。“每年冬季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今年的高峰时间来得略早。不同的是,今年的流行强度有周期性变化。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人数呈明显下降,但流感有了‘抬头’的趋势,而且在诊疗中发现,肺炎支原体、流感、鼻病毒、腺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感染的患儿也很常见。”
韩伟娜告诉记者,很多家长都特别焦虑,称孩子感染的病毒以前从没听过。“其实,目前呼吸道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较为流行的这几种病毒还都是‘老病毒’,临床中都有疗效很好的对症治疗方法,而且现在的检测与应对办法也一直在与时俱进,医院就诊,短时间就可以判断出感染的是哪种病原体,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短时间内医院就诊
孩子生病,家长着急。尤其是用药后体温也没有明显下降,不少家长医院就诊。“发热本身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是人体对抗感染的重要手段,适度发热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一些家长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后,就期望体温能够回归正常,这是一种认识误区。”韩伟娜介绍,吃退热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体温降到正常,而是为了缓解孩子因发烧而引起的不适,让孩子相对舒服地度过发热期。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错,喝水也比较多,不一定非要马上退热到正常体温。
家长需要了解的是,无论肺炎支原体、流感、鼻病毒、腺病毒,大部分都是自限性的,也就是依靠自身免疫力就能控制病情发展和逐渐痊愈。但康复需要一个过程,好转和恢复往往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在此期间,发烧和咳嗽几乎不可避免,只要这个过程中没有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医院就诊。”
此外,医生也不建议家长随意给孩子用药。因为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很相似,家长难以判断孩子感染了哪一类呼吸道疾病,是否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医院进行检测,由医生诊断鉴别,对症用药。同时要避免一种药物过量服用或者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免造成肝肾及其他器官的损伤。
孩子出现这几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还有一些医院造成交叉感染,即使出现症状也一味地在家‘挺’,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韩伟娜表示,如果小孩有发热等症状,但是精神挺好的,特别是退热以后能吃能玩,家长就没必要紧张,医院就诊,可以在家继续观察,对症处理。但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医院就诊:孩子发热持续两三天以上还没有好转,或者高热超过40℃;六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出现发热;孩子即便退热,状态依然不好,哭闹、烦躁、精神萎靡、脸色不好等;咳嗽进行性加重,出现喘息、呼吸增快的情况,如果有声音嘶哑,要警惕小儿喉炎的可能,要及时就医。
那么,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家长及托幼机构该如何预防呢?1.建议接种疫苗;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3.出门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室内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约20分钟;4.经常洗手;5.生病时尽量居家休息,有利于疾病恢复;6.生病期间饮食应清淡好消化,因为生病期间孩子脾胃比较虚弱,吃太油腻的食物加重胃肠负担,不利于身体康复。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王禹哲
(来源:沈阳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