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慢生活健康戴口罩让结核病感染患者减少专 [复制链接]

1#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赵映骥文市急救医疗中心供图

今(24)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主题是“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为何能够提出这样的主题?和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为了预防新冠肺炎的传播,公共场合戴口罩成为了市民们的良好习惯,让同为飞沫传播的肺结核得到了有效控制。

▲市急救医疗中心今天开展了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

据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呼吸内科主任兴胜透露:“从去年推行了公共场合戴口罩之后,到我院就诊的患者中结核病有明显的减少,不过不能因此而大意,部分患者因为大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兴胜主任接受市民询问

重庆结核病发病率不低

今年3月23日,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发布了重庆本地的结核病相关数据:年全市报告结核病发病率为66.69/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结核病疫情发布不均,渝东南片区和渝东北片区疫情较高。

这个数据说明结核病的防治依旧很重要,为此今天市急救医疗中心举行了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和义诊活动。在义诊的现场,兴胜透露:“结核病在重庆并不少见,医院医院,但是因为要收治急救患者的缘故,每个月还是会遇到4个左右的结核病患者。其实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年发布的报告,中国依旧是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年中国新发结核病患者约88.3万,因此要想实现终结结核病,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去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不少市民都主动在公共场合戴上了口罩,兴胜表示这一行为值得褒奖:“去年自从大家都戴口罩之后,不仅预防了新冠肺炎传播,对于结核病的预防同样有效!医院在接诊的过程中,发现从去年疫情之后,结核病患者人数明显减少。我认为这一习惯应该继续坚持,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点,相信距离终结结核病流行的日子就不远了。”

结核病仍可能致死

在过去的很多文学作品当中,结核病都是绝症。鲁迅《药》中的华小栓、曹雪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小仲马《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等,都给我们描述了“痨病”(结核病)带来的恶果,当时民间有十痨九死的说法。

不过随着以链霉素为代表的药物出现,结核病成了可防可治的疾病,兴胜告诉记者:“现在只要谨遵医嘱,将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这五种常用药按一定比例搭配使用,基本就可以有效治疗、乃至治愈结核病。”

正因为觉得结核病有药可治,部分患者出现了麻痹大意的思想,结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兴胜回忆:“去年我曾接诊过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当时他的身体非常消瘦,一看就是得了结核病时间较长,身体消耗非常严重!当时我就有点惊讶,现在怎么还会有这么严重的结核病患者。结果询问后得知,他特别喜欢玩电脑,没事就宅在家里打游戏。患病之后吃药很不规律,难受了才认真吃药,好点就不吃,结果体内的结核病毒产生了耐药性。我们测试后发现,常用的五种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对他基本是无效了,只医院去治疗。没想到他最后还是没能治好,在家因弥漫性结核病合并多器官衰竭,在医院的过程中去世了……”

有基础疾病的人要当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有约1/4人口感染了潜伏性结核病。不过因为身体免疫力强,结核病不会立刻发作——感染结核杆菌的人只有10%-15%会发展为结核病患者。

不过一旦身体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基础疾病,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这种情况下就要注意预防结核病了,为此兴胜专门举了一个病例:“我曾经治疗过一个70岁的老年患者,他是个老烟民,一直有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炎),可他一直没有戒烟。从年开始,医院来住院一段时间,可他依旧没有加强个人管理。结果年他在做入院检查时,我们发现他不幸感染了结核病,真的是雪上加霜,我们不得不医院进行后续治疗了。”

因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所以和结核病作斗争,患者一定要自律,兴胜告诉记者:“患上结核病之后,如果不听从医生劝告,继续抽烟、喝酒、熬夜、暴饮暴食,可能还没等到结核杆菌产生耐药性,身体就扛不住了。我们曾遇到过肺结核发展为支气管结核,最后导致肺不张的患者,最后不得不利用介入治疗进行抢救了。”

在采访的最后,兴胜希望通过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提醒广大市民:“结核病的预防一定要重视,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戴口罩应该坚持;同时应该积极锻炼身体,平时规律作息,以便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最后如果出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结核病典型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规范化治疗,避免因拖延和不自律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