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抗疫无望,美国企图以数百万人死亡为代价建 [复制链接]

1#

美国已经失去控制疫情的希望

截至目前(4月28日)已经累计确诊万人,死亡人数超过5.6万人,要注意到:即便扣除痊愈和死亡患者,目前的患者人数依然超过81万人。实际上美国医疗系统已经崩溃:没有充足的检测能力和防护物资,近三分之一的医护人员感染,仅有十分之一左右的治愈率和超过5.5%的死亡率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多州的医疗机构已经开始对重症选择性收治,这么大基数的确诊患者不能收治,想要像中国甚至韩国那样控制住疫情已经不太现实了。

美国疫情现状已经堪称“惨烈”

同时,作为消费主义盛行的美国,民众储蓄率较低,加上泛滥,崇尚个人自由主义,没有进行长期封锁的民意基础。加上特朗普面临经济崩盘的竞选压力,可以想象美国的复产复工将会在很短的时期内逐步进行。

一旦复产复工,各地混乱的局势会吸引媒体和舆论的视线,对于现在焦头烂额的特朗普无疑是极大利好。届时只需要操纵部分州的检测数据,就可以制造出“防疫形式大好,经济形式大好,那些不好的地方都是民主党在拖后腿”的优势舆情。

特朗普已经焦头烂额

同时,在更深层次,这也是欧美科学界部分学者对于“群体免疫”的念念不忘。

许多中国民众对于欧美的科学界提出群体免疫感到无法想象,觉得十分荒诞,这其实是对欧美的社会环境缺乏认知。欧美的政客或许在新冠肺炎上非常无知,但他们的科学界可都是专业人士,他们之所以认为群体免疫是可行的途径,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知道物理上的隔离和封锁缺乏国情基础。

这个国情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小,而且是多党斗争加短期执政的制度设计,这使得他们的缺乏足够的组织能力和公信力,封锁一座城市并非易事,警察、交通、、基础的水电网和物资供应都需要环环相扣,对于治理能力世界第一,执政触角深入社区网格的中国来说尚且需要绷紧神经,对于欧美国家的来说完全不可想象,即便部分国家进了所谓的“封城”,但实际上只是放慢社会运行速度,增大社交距离的松散性控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病毒的传播速度,而不能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换言之,不是不想,实在是做不到。

武装封锁的美国人民

另一方面则是懒散、傲慢、信奉个人自由主义的民众。欧美的民众普遍缺乏集体意识,对的信任感较弱,很难被动员起来。

所以即便在明面上被舆论批评之后销声匿迹,但实际上群体免疫的理论一直在欧美拥有大量的拥护者。因为不管他多糟糕,毕竟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策略。

可以猜测,给美国政客复工复产勇气的大概率是群体免疫。

复工!

不难发现,近期欧美各国都在大规模检测民众体内抗体,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评估群体免疫的可行性。建立群体免疫不是简单的事情,平均传播系数R0值越高,难度越大。可以近似地用公式1-1/R0来计算建立群体免疫所需免疫的人口比率,对于新冠病毒(R0为2.5-3)来说,需要实现免疫的人群比例大概可以认为在60%-70%之间。

群体免疫,我们是专业的!

WHO牵头的一项名为“团结II”的专项研究在4月中旬启动,在全球至少6个国家内进行抗体检测。在美国,一项大规模的血清调查已经在其6个大城市中展开。

如美国研究人员在加州硅谷、纽约以及麻省街头,所做的三次新冠抽样检测都揭示:以更灵敏的血清抽样普查,与美国目前的核酸咽拭子自愿检测,得出的数据差距在15-20倍。也就是说。相比美国目前测出的多万人病例,美国更真实的感染人数,应该是万人以上!

在0名志愿者中获得的个有效结果中,研究小组发现,约4.1%的志愿者已经具有病毒抗体。经过人口比例调整后,意味着洛杉矶约有2.8%至5.6%的成年人,已经具有病毒抗体。

而4月20日,洛杉矶实际被核酸检测确诊的病例人数只有1.6万人。两者差距20倍以上。

目前全球第一重灾区纽约州从4月20日开始进行抗体检测,在4月23日上午的例行发布会上,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宣布了前三天的血清抗体抽样调查的初步结果:

在全纽约州19个县40个地点(主要是超市)随机采集的份自愿样本中,阳性率高达13.9%,其中纽约市的阳性率达21.2%,长岛16.7%,威彻斯特+罗克兰11.7%,其余地区阳性率3.6%。

纽约州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这意味着,高达21.2%的纽约市人口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超过目前确诊人数的10倍!

如果你观察美国新闻,并且嗅觉灵敏的话,你大概率能够感觉到美国的许多政客大受鼓舞,复工复产的热情愈发高涨。也许就是以上这些数据给他们的勇气吧。

但情况真的值得乐观吗?

以纽约州为例,纽约是国际大都市,物质条件算得上非常好的。纽约州目前确诊29.8万,死亡2.2万,扣除死亡和痊愈的病人目前还有23万,目前医疗系统已经崩溃。纽约州总人口万,7.4%的确诊死亡率或者超过总人口千分之一的死亡率这两个统计口径都让人不寒而栗。如果实际感染人数按照纽约州的抗体检测数据估算,那么这个数字会是万左右。

纽约州州长发布抗体检测信息

这也是当地时间4月23日,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纽约州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可能已经达到万人的原因。那么死亡率会下降到1%以下了?并不会,因为纽约州州长科莫已经在发布会上承认了(统计)数字只是,住院和照护中心的死亡人数,没算进在家中的死亡人数。所以2.2万的死亡人数仅指确诊患者29.8万的死亡人数。即便考虑到其他患者多为轻症甚至无症状,死亡率会下降,但也肯定降不到1%以下。实际上随着医疗系统崩溃,后续的死亡率只会增加不会降低。

但我们这里不妨以1%的比例来保守的估算一下美国达到群体免疫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如果是按照总人口的60%感染获得抗体,死亡率1%,美国总人口3.27亿来算,不难得出美国至少需要付出万人的生命才能得到初步的群体免疫。我猜测这就是特朗普给出“如果什么都不做,死亡人数会是万人”的原因吧,很显然美国的专家们已经给总统提供了估算后的数字。

这个数字背后代表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然而在美国的许多政客眼中可能反而是让他们松一口气复工复产的勇气来源。

但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并不!

1.知道有无抗体之后,免疫力需要更多衡量的量化标准。

当遭遇新冠病毒时,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可以结合该病毒不同的特定抗原,但大多数抗体并没有抗病毒的作用。具体来说,能结合病毒与人体细胞相结合的那个部位的抗体,叫中和抗体,也是最有效的抗体;能结合病毒该区域以外区域的一些抗体,它很可能可以结合到病毒上,但不一定有保护作用。但目前绝大多数抗体检测都无法直接检测中和抗体,因为这样的检测试剂开发起来更加复杂,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也就是说,有抗体并不代表你能抵抗新冠病毒,还有看你具体产生了哪种抗体以及抗体的浓度。

2.目前的抗体检测质量非常差

不能定量就算了,实际上目前各国用的抗体检测手段定性都不能做到高质。抗体检测的“假阳性”,亦即特异性差,会产生严重后果,因为这会让那些实际上没有抗体的人误认为自己具有免疫力,而在社会生活里放松警惕。

在英国,3月下旬从几家公司订购了万份检测试剂后,却发现这些检测试剂没有一个表现得令人满意。英国牛津大学医学教授JohnBell的文章指出,他们一直在对商业抗体检测试剂进行准确性验证,结果目前没有哪一个能达到验证标准,发现许多“假阴性”和“假阳性”问题。

3.抗体持续时间不确定

没有人知道抗体能够在体内存在多久,它的浓度会不会随着时间快速降低,从而失去免疫能力?

《Cell》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感染人类冠状病毒并不总是诱发长期抗体反应。攻毒研究显示,感染者痊愈一段时间后,再次暴露在同一种病毒时出现症状轻微的二次感染是有可能的。感染SARS和MERS个体的抗体通常在2-3年后下降。

而新冠病毒的抗体能持续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

4.病毒变异的速度不确定

如果放任群体免疫,在欧美如此大的患者群体中间肆意传播的新冠病毒变异的可能性将会大增,如果病毒产生了变异,之前的抗体可能完全失效,到时该怎么办呢?再来一轮群体免疫?

相比之下,我更赞同我们国家的防疫思路:

前期严防死守,不惜一切代价扼杀病毒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

然后慎重的复工复产,同时不放松警惕,并采用饱和式科研手段从5条路径加快疫苗的研发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或许9月中国就有1种能紧急使用的疫苗,而到年初就能研发出适用于健康人群的疫苗。

届时,一旦疫苗出现了,以我国的生产能力,我们将在很短时间内实现比欧美更彻底、更安全的群体免疫。同时民众也在之前的抗疫进程中积累了更多的信心和经验,科研体系也在各个环节积累了大量的疫苗研发的经验,这些将对我们在病毒变异之后的防疫工作产生无可估量的帮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