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这些你都知道吗 [复制链接]

1#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又称持续胎儿循环,是新生儿时期的危重症,其发生率为2/—6/。PPHN的防治更是新生儿医师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什么是PPHN?
  


  PPHN是指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新生儿出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升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所致的一种新生儿持续缺氧和发绀的病理状态。以出生不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肺动脉压显着增高、血管反应异常、动脉导管和(或)卵圆孔水平右向左分流不伴有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但可以并存)为特征。多见于足月儿及过期产儿。

PPHN的高危因素是什么?
  


  宫内发育迟缓、孕期使用非甾体类抗感染药、母孕晚期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类、遗传因素。

PPHN的病理生理机制
  


  肺血管异常收缩、肺血管重塑、肺血管发育不良以及其他(如红细胞增多症、肺静脉异位引流等)。

PPHN的诊断
  


  当新生儿呈现持续而明显的青紫,其青紫程度又与呼吸窘迫程度不相称、胸片病变与低氧程度不平行并排除气胸及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时应高度怀疑本病。


  1.导管开放前、后动脉血氧差异试验:导管前(右上肢、头)和导管后(下肢、腹部)之间PaO2差异15~20mmHg或血氧饱和度差值10%,表明存在导管水平右向左分流,提示PPHN.如仅有卵圆孔水平分流,则差异不明显。


  2.超声心动图:明确分流情况以及排除先天性心脏病,通过测量三尖瓣反流速度及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右心室射血时间等评估肺血管阻力。轻度肺高压:肺动脉收缩压30~40mmHg;中度肺高压:肺动脉收缩压40~70mmHg;重度肺高压:肺动脉收缩压70mmHg。

PPHN的治疗
  


  治疗原则降低肺血管阻力,维持体循环压力,保证组织灌注,纠正右向左分流,改善氧合,减少高氧及通气损伤。


  1.一般治疗:①监护:生命体征(应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及导管前后血氧饱和度;②维持正常体温,纠正酸碱平稳、电解质紊乱;③镇静:a、芬太尼(2~5ug/kg?h);b、咪达唑仑(0.1~0.2mg/kg?h);c、维库溴铵(0.1mg/kg?次,1~4h必要时使用)。需注意镇静剂的低血压作用。


  2.机械通气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呼吸模式的选择仍有争议,可利用高频、高氧、高通气方式,达到扩张肺动脉的目的,目前部分文献主张应用高频振荡通气+iNO.PS用于胎粪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等PS缺乏或活性不足的疾病意义较大。


  3.维持体循环压力:体循环压力超过肺循环压力(目标为平均压为45~55mmHg),降低或消除右向左分流。a、扩容:若血容量不足,可用生理盐水(10ml/kg?次?2~3次),或输入血浆(10~15ml/kg*次)、白蛋白(1g/kg?次)或全血(10~15ml/kg?次),以提高全身血压;b、正性肌力药: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可从2~5ug/kg.min开始,可加至20~50ug/kg.min;②肾上腺素,可从0.03ug/kg.min开始,可加至0.1ug/kg.min。


  4.吸入一氧化氮(iNO)降低肺动脉压力:氧合指数(OI)15即可使用NO.①吸入方法:面罩吸入或与人工呼吸机联用,以后者为主;②剂量调节:iNO初始吸入量为20ppm,一般氧体积分数降至60%以下,OI10即可降低NO,每小时降低5ppm,至5ppm后,每4h降低1ppm,以免引起停药反弹。③NO浓度为1ppm时且氧合情况好时,可考虑撤除NO.④使用NO时可能会影响血小板粘附、出凝血功能及血红蛋白,应监测上述指标(血小板、出凝血功能、甲基血红蛋白(metHb))。


  5.降低肺动脉阻力的药物治疗:a、磷酸二酯酶抑制剂:①西地那非:首剂:1mg/kg,如无明显改善,可每6小时重复一次,剂量0.5~2mg/kg,最多8次,有加重缺氧风险。②米力农:用于iNO不敏感的患儿,剂量0.3~0.8ug/(Kg.min),使用时警惕低血压风险。b、前列腺素类:吸入伊洛前列腺素治疗难治性PPHN,剂量一般为0.5~2.0ug/(Kg.次)。③其他:内皮素拮抗剂波生坦、硫酸镁等在新生儿PPHN的应用仍在研究中


  6.治疗原发病。

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您现在阅读的是来自“长颈鹿和熊猫之家”的文章,扫一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