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太极锁芳华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史 [复制链接]

1#
北京痤疮十佳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题解

完全没有想到,与江苏省名中医史锁芳教授的第二次见面,自己是如此狼狈。

今年“五一”前期,因为在外地度假,连续3天高烧,两次发烧至39.9℃,CT确诊染上肺炎后,我一边在当地输抗生素,一边联系了史锁芳老医院呼吸与重症病学科。5月6日上午,医院南院住院部的时候,自我感觉双腿迈步已经没有了自主意识,走路成了一种机械向前的下意识动作,腰佝偻着,全身肌肉酸痛,大脑中除了对自己形象的自惭形秽外,一切都处于浆糊状态。而面前的史锁芳教授,一如第一次见面,金边眼镜,头发一丝不乱,一举手、一投足,都似太极运动中的抱手收脚,站松坐钟。

与史老师的第一次见面是年3月14日下午,地点在武汉江夏区江苏省援鄂前方指挥部,史老师的身份医院医疗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成的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队队长。而且,3月10日,医院关舱,武汉抗疫宣布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医院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史锁芳医院,“零转重、零死亡、零复阳”。一年之后回首往事,“三零”的光环,在武汉战场支医疗队中,并不是哪位队长想得到就能得到的,甚至,“三零”对众多医疗队来说,是个讳莫如深的词语,毕竟,武汉抗疫,刚开始是一场谁也搞不清对方的“三岔口”之战,所以,印象中,那一天的史老师颇有几分得胜将军的风采,虽然已下战场,但史老师内层夹克和外层风衣上,都排列整齐地贴着江苏医疗队大写的“苏”字不干胶贴,佩戴着鲜红的党徽,面容清癯,身材高挑,玉树临风,神采自信。特别是介绍医院江苏队的经验时,史老师连比带画,科普他钻研了近10年的“太极疗法”“太极六气针法”和“五运六气”理论,他为中医数十年被人们的误解而委屈,为自己几十年的研究在“战场”上得到临床应用而自豪,笔者当时一激动,在采访本上即兴写下了两句话:热血铸忠诚,太极锁芳华,以期作为一篇报告文学的主题,好好地为祖国的中医药事业、为史锁芳这样守正创新的杰出中医、为神奇的太极疗法唱支歌。但是,武汉归来以后,一是受其他事情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史老师的太极疗法背后是《黄帝内经》那样的连本大书和艰深典籍,一时难以沉浸下去,却步了,拖延了。

生活真会造化弄人,一年后的今天,当“我为鱼肉”般地坐在史老师面前,他和他的两位博士学生为我制定了治疗方案之后,问我,此时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我说一是大脑昏沉,二是全身肌肉酸痛,苦不堪言到手都不能触及皮肤的程度。史老师对两位博士生说,马上继续输液支持,同时辅以太极疗法,在头部太极扎针,先太阳位,后阳明位……史老师好像是对他的博士生授课,其实,我听得出他更多是在对我“科普”。他念念有词,中医把人体的脏腑器官分为三焦: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肾、膀胱和大小肠。中医又认为“天人合一”,人身无处不太极,头部的太极,主上焦,肚脐周边的太极,主中、下焦。人体气机出入升降,循环不息,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肺主皮毛,皮肤酸痛的问题、大脑模糊的问题,都可通过头部太极处理。

两位博士一边用碘酒在我的头皮上消毒,一边在头顶的右部和左部分别扎入两根盘状的银针。我即刻在消失了皮肤痛觉的轻松中沉沉睡去……

中医不是“慢郎中”

年2月10日,史锁芳担任队长的江苏中医医疗队,是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征召,领受着灭火和应急的任务融入武汉抗疫大会战的。有两点背景资料:一是雷神山、医院建成使用后,武汉的疫情仍然存在严重的“人等床”现状,这种状况的蔓延不仅不能阻断疫情的传播,而且使轻重病人混杂,给后续治疗成倍增加了压力。张伯礼院士此时上书中央,提出中医可以借鉴历史上的驱瘟疗法,医院形式,集中收治轻型和普通类型的病人,医院的压力,阻断社会疫情传播链条。二是在当时对新冠肺炎疫情“手足无措”的情况下,在中医药取得较好疗效的基础上,中央领导医院,给中医药提供了主战场主阵地机会,除核酸检测和CT检测、脉氧仪评估病情外,以中医药为主开展抗疫实践,探索中医中药抗疫的新路。

张伯礼院士、刘清泉院长亲自指导医院医院,由武汉江夏区大花山体育馆改建而成,张床位,2月10日开始改造,2月14日就开始收治病人。也就是说,2月10日到达武汉的江苏中医医疗队,马不停蹄,医院收治病人的准备,一边做着上岗前的自身培训,3天之后就走马上任了。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来自天津、陕西、河南、湖南和江苏5个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史锁芳临危受命,担任医院分管医疗的副院长。

“2月中旬的武汉,在‘人等床’的紧张之中,最担心的就是大量轻症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担心‘轻转重’‘重转危’。”史锁芳说,“刚刚就位的时候,的确有点茫然,但是,没有感到无措!因为,来武汉之前就做足了功课,之前20多天时间里,已经有了坚守发热门诊的诊疗经历,作为江苏省卫健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专家组成员,已医院新冠肺炎病人的远程会诊工作。”史老师介绍,医院是采用1+4+N的模式开展治疗的,“1”,就是让所有患者先使用“统方”,也就是来源于《伤寒论》中4张处方组成的“清肺排毒汤”,和张伯礼院士研制的“宣肺败毒汤”,大锅熬制,统一服用,这一招就像“排炮”一样,横扫之后,有个别不适者,医院专家组,又针对新冠肺炎患者发热、咳嗽、失眠焦虑、无症状患者,研制出“方舱1号方”“方舱2号方”“方舱3号方”“方舱4号方”,这就是“4”;各省队,再针对特殊病症,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开出“一人一方”,对症下药,同时,为了疏导病人的焦虑情绪,还带领患者打太极拳、八段锦,以促进康复。这些就是“N”疗法。中医疗法的“排炮”和“点射”,一下子把自身学科的优势凸显了出来,这种既重视整体共性,又突出个性特殊的“1+4+N”模式,是此次中医方舱取得良好战绩的亮点。同时,在“大中医”的前提下,只要对病人有利,史锁芳还身体力行,和江苏医疗队的同仁们夹带了不少“私货”。这些“私货”主要就是源自于“五运六气”理论中的“太极六气针法”“呼吸吐纳功法”。一位患者的病历显示,年2月4日起,他的核酸检测就呈阳性,接受了各种治疗,不见好转。3月1日下医院江苏队病床,史锁芳带领几位医生会诊后,汤药、针灸对症施治,3月5日,这位患者在两次核酸检测都呈阴性后,顺利出院了。一位29岁的女性患者,由于心里害怕,刚开始拒绝针灸,看到邻床患者疗效明显后,主动要求接受史锁芳的太极针灸治疗,史老师那一阵子每次进舱都要工作六个小时,有时甚至拖到八个小时。一次出舱脱防护服时,58岁的老教授虚脱了,差点倒在地上。但是,史老师也有自己的欣慰之处,他带领的这支“国字号”中医队伍自身“零感染”,医院“零差错”,名患者“零转重”“零死亡”。

中医不是“慢郎中”!史锁芳和他的中医同道,用一连串令人信服的数据,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的会战中,为中医治疗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正是因为中医在武汉抗疫中留下了辉煌记录,年1月26日,当北部吉林省出现新冠疫情险情的时候,祖国再一次征召了史锁芳教授。史锁芳这医院副院长朱佳教授一道,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派专家的身份出征的,所以,史老师这次更加身心放松,施展得心应手。除“太极六气针法”外,还因地制宜,对危重病人,运用大剂量人参克/日鼻饲,参麦注射液ml或参附注射液ml/日静脉滴注,扶正救逆固脱,同时配合大黄粉+芒硝粉+安宫牛黄丸等鼻饲解毒开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经过中西医结合积极救治,9例危重症患者,均由危转重又转为普通型了,核酸检测全部转为阴性。史老师观察发现,部分重症患者施以太极六气针法后,第2天、第3天就出现了明显转机。1月26日至2月8日期间,除9例危重病人转危为安外,另有70多名患者病愈出院,中医中药再次谱写了不是“慢郎中”的神话。

中医强调“治未病”

你知道太极图是怎么产生的吗?武汉战疫期间,中央电视台“战疫情”特别节目《武汉直播间》,湖北卫视《众志成城战疫情》节目,分别播出了专题节目:“太极六气功法”“呼吸吐纳功法”“轻症患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主讲人是史锁芳老师,他从太极图的产生,讲到了中医药学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讲到太极疗法对健体、养生、防病、治病直至防疫、抗疫的重要功用,浅入深出,通俗易懂,令人耳目一新,脑洞大开。

史锁芳老师介绍,古人通过观察一年中24节气的日影和昼夜的长短,并连续以点、线记录,连成图形,一幅“太极图”就产生了。太极图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大自然的昼夜变化规律:冬至白天最短,夜晚却最长,日影也最长。冬至之后,白天不断增长,节气运行到夏至,白天时间最长,日影却最短。通过观察日影及自然节气的变化,就得出了“冬至阴极而阳生,夏至阳极而阴生,冬至到夏至的上半年为阳,夏至到冬至的下半年为阴”的结论,太极图就是这一结论的最直观、最形象的表示。它昭示了自然界的阴阳二气是具有盛衰变化的节律运动。四时阴阳,万物之本。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

同样,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着的拂晓和黎明、晨光和朝霞、正午和烈日、斜阳和夕照、日落和晚间、深夜和黑暗……循环往复,日复一日,这种24小时的气候特征也寓示着阴阳二气的盛衰规律变化,这种“日节律”与“年节律”一样,也是一种太极阴阳盛衰消长的规律变化。《黄帝内经·灵枢》中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史锁芳教授就是这样浅入深出,把人们引进了《黄帝内经》。他说《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之源,“五运六气”是反映中医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核心理论,是打开《黄帝内经》的钥匙,而“太极六气针法”依赖的就是《内经》“阴阳离阖论”中“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太极图早于四大发明年,由此而衍生的太极疗法,讲究辨天、辨时、辨人、辨脉、辨病症。所以,《黄帝内经》强调“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强调的“治未病”体现的是提前预防医学体系,不是等病了才治病!不是想喝水了,才开始凿井;想打仗了,才准备铸造武器。中医强调“治未病”,五运六气太极理论就是防病患于萌芽状态之中。

“有个典故叫踏雪寻春,听说过吗?”这一次的采访中,史老师问我。我说,“踏雪寻春”似乎没有听说过,知道有首歌《踏雪寻梅》,歌词就表达了歌的主题:

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灞桥过/铃儿响叮当/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

史老师淡淡一笑,摇摇头,“有那么点意思,但寻梅是种情调,个体的。寻春是对自然的溯源,广义的。”史老师说,大雪覆盖,天寒地冻,在四季的阴阳交替中是阴到了极致,此时扒开厚厚的积雪,泥土中的草根已经发芽了,阴极阳生,阴中有阳,阴阳交替,阴阳依存。中医“治未病”的太极思维即根源于此,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理念亦源于此。还有,为什么中医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为庸医?也源自于此。有一个知名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就是由专主滋阴的“六味地黄丸”,加了附子、肉桂,就演变为温补肾阳的经典名方了。阴阳互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著名医家张景岳的“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阳者,必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更把这种阴阳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说得既贴切又到位。

讲到这里,史老师话锋一转,说从中医的理念看,印度目前面临的疫情窘境,远比报道的和想象的严重。为什么?印度大量购买制氧机背后说明了什么呢?除了大量出现变异病毒的因素外,还说明在他们国家针对大量的新冠患者缺乏早期积极干预的措施——中医治疗!缺乏防止转重的秘密武器——中医中药!于是,大量的病人转变为重症阶段了,此时需要吸氧以缓解病情,但吸氧只是治标,只起到暂缓的作用,于治疗重症新冠肺炎帮助甚微,所以死亡人数如此之多。相比之下,我国的抗疫成功经验,一方面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全民防控措施得力,更重要的是中西医并重,尤其是中医药在全程防疫中深度介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吉林对重症病人的抗疫实践也证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救治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

史老师由此还讲到了去年疫情起始期间,在东台发生的一起有惊无险的事件。武汉封城之后,东台市出现了一例核酸阳性患者,经查,他是从武汉回来的十多名打工者之一,为了对密切接触者开展防治工作,江苏省卫健委派出史锁芳等中医专家,针对不同人群开出了4张中医预防方,经积极干预,涉及到的多名密切接触者,无一例感染。

“当然,在中医药防疫、抗疫的历史上,东台的例子只是极其微小的一朵浪花。”史锁芳老师介绍,据专著《中国古代疫情年表》统计,从公元前年到年的年里,中国发生的有史可查的瘟疫场,在与瘟疫血腥残酷的搏杀中,中医一直挺立在第一方阵。《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治疗传染病的医学专著,也是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抗疫笔记。晋朝葛洪、唐代孙思邈、金元时期李杲、明末吴有性、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留下的医学专著,几乎都与当年的防疫、抗疫有关。今年的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专门来到东汉名医张仲景长眠于此的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讲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史锁芳教授很激动,他说,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已经多次对祖国的中医药事业发表重要讲话了,这对中医药学的振兴发展是极大的促进。中医药学的疗效是其赖以生存的法宝,这次中医抗疫涌现出来的“三药三方”之一“清肺排毒汤”的方底,就是0多年前的医圣张仲景的杰作,作为中医传人,我们守成守正、创业创新都要甘于坐“冷板凳”,平时坐好“冷板凳”,战时才能当好“潮头兵”!

太极也舞“急惊风”

史锁芳老师年生于江苏丹阳,年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年本科毕业,随后在南中医大攻读中医专业硕士和中医内科学博士,毕业后一直在南医院医院呼吸科工作,由主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一路走来,不紧不慢,不急不徐,稳扎稳打。他年入党以后,除担任过一任内科第八支部书记外,一直是支部内的普通一员,他始终践行和完成着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职责与义务。熟悉史锁芳的人都说,史锁芳的人生和事业一样,像太极一样有板有眼,稳步绵长。

可是,新冠疫情侵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也让肺科专家史锁芳的太极人生失去了本来的平衡,当了30多年医生和专家的史锁芳老师先是成了江苏队两批75名医护人员的队长,接着被任命为医院分管医疗的副院长,为了便于战时工作,上级党组织又决定让他担任江苏队的临时党支部书记。担任副院长,分管医疗,尚有章可循;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面对不同地区临时集结的党员医生和护士,是个新遇到的难题。由体育馆改造的大通铺收治的新冠病人,充满着焦虑恐惧的特殊心理,在这种大通铺病房里的新冠病人,情绪波动厉害,焦虑普遍,易于发生突发意外事件,当时的情况可以说如战场一样,来不及思考,甚至来不及商量,史锁芳初衷不改,舞着“太极”亮相了。他的“起式”是病区走访,走访先从江苏医疗队的张床位开始。护士反映,一位病员有轻生苗头,史锁芳优先安排问诊。“望闻问切”中得知,这位病员的父母和妻子在疫情中离世了,家里的其他人联系不上,他自己也医院,所以,他的精神状态非常不好……史锁芳在交流中大致揣摩到这位病员的身份,告诉这位病员,自己来自江苏,一边用左手指着胸前防护服上的两行字:“我来了,中医为您解忧”,一边用右手宣誓一样举起了握紧的拳头。这位病员一下子失声痛哭了起来,等病员情绪稍稍平复之后,史老师悄声问道,“你是党员吗?”这位病员使劲地点头,两行热泪又止不住地滾落下来。史老师趁热打铁,请这位病员“串访”一下,病员中还有谁是党员,请党员同志在大家都很困难的时候,站出来,帮助医生护士为大家做点有益的工作。

统计出来了,病员中有9名党员,每名党员又发展了两名志愿者。这样,在护工和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的医院,党员和志愿者主动承担了全体病员的分餐服务,公共图书角、活动场所的整理、饭盒垃圾的处理等服务。党员和志愿者还先行接受医护人员的指导,在全体病员中普及了太极六气功法、呼吸吐纳功法以及太极拳、八段锦等适宜轻型新冠病人的运动。病人参与到治疗病房卫生秩序的管理以后,江苏队病区的面貌焕然一新,秩序井然。

在医院的“太极”运行中,最值得记下一笔的是党支部成立和志愿者服务队成立时的高调“白鹤亮翅”。在临时党支部书记史锁芳的坚持下,医院江苏队临时党支部给每位党员都发了党徽和盖有支部印章的党员证书,以党支部的名义,给每位志愿者都颁发了纪念奖状。颁发证书和奖状的仪式上,史锁芳一丝不苟,给每一位党员和志愿者三鞠躬,感谢每一位同志为党旗增色、为党徽添彩的壮举。接受这份特殊礼遇的病员们也很激动,他们说,这应该是他们这辈子最有纪念意义的证书和奖状了。

显然,史锁芳也对自己这一段不期而遇的“从政经历”刻骨铭心,年3月14日下午,江苏援鄂前方指挥部,笔者以战地作家的身份访谈史锁芳时,他很认真地“汇报”了他的临时党支部工作情况,然后,58岁的教授和博导,神情似乎有点恍惚,一连串的喃喃自语:“从2月14日至3月10日,26天,医院接受了名新冠病人,关舱时治愈出院了人,其余都转为轻医院了……”史锁芳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和自责,流泪了,倏忽间,泪流不止。我示意我的助手小郭递过去两片纸巾,史老师接过去之后,索性在桌子上趴了下来,继而双肩耸动,失声大哭起来。

我当日曾在日记上写下几句感慨:

哭吧,史老师,为这么些年来中医中药受到的冷言冷语和不公正待遇!

哭吧,史老师,为你特殊时期特别支部书记的特别贡献!现在想来,小郭递过去的两片纸巾,也是一种“太极疗法”,喜极悲生,悲来喜藏,用心理学的常识理解,人的连续工作极限是21天,而史锁芳当时已经高强度连续工作26天了,情绪需要调整,情绪需要发泄,大哭一场,可能会引发他对人生、对事业、对未来的更深思考。所以,年5月12日下午,医院南院住院大楼17楼史老师的办公室,结束访谈前我问他,征战武汉、吉林后最想说的是什么?史老师未加思考,给我的手机转发了两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