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死于新冠肺炎最新研究竟跟 [复制链接]

1#

点击蓝字
  

提到烟草的危害,公众第一印象就是因为烟草制品中的尼古丁。现在看来,尼古丁对身体最大的危害是成瘾!成瘾科学的叫法是“烟草依赖”。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国际疾病编码是ICD-10,。如果划归到精神疾病,编码是DSM-IV,。因为成瘾,吸烟者才吸入更多的对身体危害比尼古丁更大的其他物质,从而使烟草成为健康的杀手。


  

吸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成因。


  

没有烟草,就没有慢阻肺


  

有研究显示,至少25%的吸烟者会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换句话说,就是每4个吸烟的人,其中就有一个罹患慢阻肺。早在年,《美国卫生总监报告》就指出,在美国,80%-90%的慢阻肺死亡归因于吸烟。

前几年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40岁以上的中国人慢阻肺患病率是8.2%。年4月10日,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了王辰院士领衔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慢阻肺罹患人数超过1亿!

世界卫生组织这样评价:因为慢阻肺,他们失去劳动能力,生活质量下降,耗费大量的医疗费用,沦为贫困人口,成为严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吸烟几乎对呼吸系统所有疾病都有影响


  

吸烟是支气管哮喘的致病因素之一,是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


  

年《美国卫生总监报告》就指出:90%的男性和80%女性肺癌与吸烟有关。还有喉癌、鼻咽癌等等。


  

有一个叫做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炎的疾病,一旦罹患,比肺癌更让人生不如死。


  

吸烟可以增加肺炎、肺结核的罹患率。


  

吸烟的危害不仅仅局限在呼吸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都有危害。


  

烟草烟雾中含有种以上的化学物质,有害成分几百种,其中确认致癌物69种。吸入肺部,他们在肺泡内通过气血交换进入血液,然后通过循环系统分布到人身体的任何部位。只要你想到的疾病,吸烟都可能增加发病率。


  

有人口含着香烟,抱怨政府没有把环境治理好,抱怨雾霾沙尘暴。其实他吸的每一口烟雾的有害成分都是雾霾的几百倍。


  

烟草,可以说是百病之源!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说,在中国爆发的新冠病毒肺炎之所以会传染给更多男性,吸烟或许是一个较合理的解释。

为何?吸烟人群更易患慢性病

成为新冠易感人群!

老烟民对新冠病毒更易感?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介绍,根据目前现有的数据和研究结果来看,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以及肺癌患者都是本次新型冠状肺炎的高危人群。


  

第一,目前来看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都和吸烟有关。吸烟本身就是很多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第二,从目前已经感染新型冠状肺炎的患者来看,在新冠肺炎病情的演变过程中出现重症、危重症的,很多也同样是合并有“吸烟”相关疾病的基础病和慢性病,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三,从现在公布的信息来看,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攻击的靶器官不仅仅是肺部、还有病毒性的心肌炎、病毒性的肾功能损害等多器官的功能靶点受害。因此,如果你有吸烟相关疾病,又是老烟民,那么你无形中就是新冠肺炎的高危易感人群,同时又是患病后重症和危重症的高危人群。

戒烟可带来显著的健康益处

戒烟20分钟,血压降至吸最后一只烟之前的水平,手、脚温度升至正常;戒烟24小时,心梗风险下降,戒烟3个月,肺功能得到改善,戒烟1年冠心病风险降低50%,戒烟10年,肺癌风险降低至吸烟者的30%到50%。


  

同时任何年龄戒烟都可以获益,越早戒烟,获益越多。比如30岁戒烟,可以延长10年的寿命。


  

对于吸烟者,尤其是有烟草依赖者,可以依据烟草依赖程度的不同,通过心理干预、药物干预、行为干预三种途径帮助他们戒烟。


  

首先,心理干预。通过教育,使吸烟者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之有决心和信心戒除烟草;在戒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焦虑、失眠等不适,需要通过戒烟门诊、专家团队的支持和专业指导,让吸烟者有充分的耐心和恒心坚持戒烟治疗过程,同时得到家人、朋友的理解和爱心支持。


  

其次,药物干预。戒烟药物可以帮助烟草依赖者减轻或消除戒断症状。目前使用的戒烟药物有三大类:尼古丁替代类、伐尼克兰、安非他酮。推荐使用疗程至少12周。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最后,行为干预。戒烟前后一段时间,吸烟者会受到戒断症状和吸烟行为习惯的困扰,行为干预对缓解这些困扰很有帮助。行为干预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健康心态、规律起居、均衡营养、适度运动、亲友温情、张弛有度,当然最重要是持之以恒。

-END-

来源:健康时报、医脉通、西安医院

编辑:王强

校对:高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专家推荐的这套“防疫操”,每天坚持,“百毒不侵”,老人小孩都能练!

高血压患者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为什么慢性病患者更容易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招?

一图读懂:疫情期间,慢病患者如何做好病情管理

做到这些,疫情期间轻松管理好糖尿病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