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深探Research本文要点
非典对市场的影响更偏重于短期的情绪影响,并不是决定市场大势的决定因素。
从最坏的评估看,疫情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至多也就一整年。
根据非典经验,疫情尾声第二产业增长将迅速恢复,第三产业的恢复时间相对更长。而现在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年提升了20多个百分点,疫情影响不容小视。
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低开低走。三大股指以绿盘收官。受到肺炎疫情的影响,加上春节因素资金无心恋战,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抛压加剧导致指数大跌。港股亦出现接连跳水。而港股下跌的根本原因还是担心肺炎对经济带来影响,并带来原油等需求不振。毫无疑问,这只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黑天鹅已经来了。阴影之下,人民的生活已经受到广泛影响,更进一步的经济领域也陆续出现各种反应。翻看历史,年的武汉肺炎疫情和年的非典疫情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也试图通过回顾分析十七年前的非典时期找寻当下经济将如何被影响,宏观与行业会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病走向何方?非典对市场的影响更偏重于短期的情绪根据公开资料,非典疫情发生于年11月16日,并于年6月24日基本结束,其中4月15日—6月24日是非典疫情达到高峰的时期,疫情时间跨度约为8个月。当时的几个阶段性标志事件如下:
年11月16日,广东省顺德市发生非典疫情。
年2月份的春运进一步推动了疫情在全国范围内扩散。
年3月北京发现首例非典病例。
年4月16日世卫组织宣布,非典病毒已确认,并正式命名为SARS病毒。
年4月20日,北京非典确诊病例由前一日的37例暴增至例。同日,卫生部宣布对疫情的公布频率由“五天一次”更改为“每天一次”,当日,北京多所高校及中小学宣布停课。
年4月21日,国务院宣布取消当年“五一”假期。
年5月15日,医院首批7名患者康复出院。5月22日,北京首批高三学生复课,6月1日,北京高校首批应届毕业生返校。
年6月2日,北京疫情统计首次出现三个零——即直接确诊病例为0、疑似转确诊病例为0、死亡人数为0。年6月13日,世卫组织宣布解除对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天津市的旅游警告。6月24日,世卫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同时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
下图是非典期间上证综指走势与标志性事件。可以看出,在非典疫情发生的整个区间上证综指整体上呈现上涨态势。同时,疫情加剧的利空消息确实会在短期内给市场造成下跌压力,但大势下跌所持续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周,此后,市场往往会再次反弹,即使是在4月15日-4月20日各类负面新闻的冲击下,市场持续下跌时间段也不超过两周,此后便重新开始反弹。细化到非典高峰期(4月15日—6月24日)如图可见这个阶段的下跌分为两个阶段:
4月15日-5月30日是市场恐慌性下跌和超跌反弹阶段;
6月1日大势重新开始下行,但此后发生的都是有关疫情得到缓解的好消息,这样一个大势下行或与非典疫情造成的情绪扰动并无直接关系。
简单总结一下,非典对市场的影响更偏重于短期的情绪影响,并不是决定市场大势的决定因素。疫情后第三产业恢复时间相对更长从细分行业看,政策经济周期上行阶段的行业表现没有受到影响,汽车、银行、非银金融和钢铁行业领跑市场。相反是非典概念的生物医药行业在非典疫情的全区间内仅获得了4.32%的涨幅,在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8。这说明非典疫情带来的负面消息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市场走势,也无法导致基本面强势的行业转变为跑输大势,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非典此类负面消息虽然会通过情绪对市场产生较快的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可能也是有限的。来看下非典“信息期”和“高峰期”的行业情况:前期信息传播期,股市最初因疫情消息而下跌,医药生物板块能够取得超额收益,且绝对收益为正值,但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医药生物股票开始补跌,最后在高峰期,医药生物板块虽仍能够取得超额收益,但其绝对收益已经变成了负值,且其收益率排名由下跌初期的第二位下跌到了第四位。这说明,非典作为短期负面消息,其对医药生物板块的正向提振效应也偏短期,即疫情消息可以在短期内使得医药股获得超额收益,但对医药生物板块的中长期影响有限,随着疫情被控制,医药生物板块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补跌。这样看来,最近几天医药概念股的股价波动也就可以理解了。
值得注意的是,和年相比,服业务占经济的比重明显上升。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年提升了20多个百分点,因此疫情影响不容小视。根据非典经验,疫情尾声第二产业增长将迅速恢复,第三产业的恢复时间相对更长。
第二产业恢复较快,第三产业恢复较慢它们受疫情影响最大分行业看,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主要包括:交运、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其他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基本上都具有一定出行和聚众属性。值得注意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反而逆势加速增长,可能与疫情高发期居民大量购买防疫用品、食品和日用品等有关。非典疫情对消费冲击较大,但疫情后恢复也很快数据显示,在年社会消费品总额同比增速降低2.7pcts至9.1%;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速骤减13pcts至-0.9%;全国星级饭店出租率同比降4.01pcts至56.14%,越是高星级酒店下跌幅度越大。而当年社服类上市公司38%的企业在Q1和86%的企业在Q2的营收和净利润呈负增长,特别是Q2大部分企业的收入和业绩增速转负,至Q3有63%的企业的营收仍处于下滑阶段,但是86%的企业在Q3-Q4的营收降幅收窄甚至由负转正,或同比增速大幅加快。可以看出即使疫情结束,后续负面影响还会持续1-2个季度。而疫情发酵期间对民航铁路客运负面影响明显,疫情结束后需求集中释放。数据显示,年二季度民航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47%。随着危机解除,民航旅客周转量增速才开始恢复。而到了年,非典抑制的需求爆发,上市航司、机场收入大幅提升。民航总局统计,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全年盈利87亿元,较上年减亏增利亿元。在文化传媒板块,昨天中午的2个小时内,春节档七部影片全部撤档。真是为传媒板块捏把汗。好不容易熬过了税务风波,已到政策底,行业也出清得差不多了,将到基本面底部,如今这一波疫情,生生冲击了行业。不过,这对于互联网相关替代娱乐是个利好。春节档部分影片相比A股,港股各行业的表现和疫情关联更明显。消费行业,尤其是其中的零售、社服等行业,在前期持续萎靡的情况下进一步遭受重挫。香港的零售总额在年上半年同比下滑6.74%,而年的同期则是下滑-4.73%。恒生工商业类指数截至4月最低点较年底下跌13.8%。疫情所引发的商业凋敝也影响了商铺和写字楼房租,进而开始压制其售价,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在年内再度加速下跌。中原地产指数在年5月创下其历史低点纪录。恒生地产类指数在年1-4月期间下跌19.29%,是港股蓝筹中跌幅最大的板块。不过,在年非典疫情期间,港股市场由于前期的低迷表现和后期政策扶持在经济和金融市场上带来的迅速转折,其表现相对好于同期的A股市场。年港股恒生指数走势另外,还有一些年的指标可以给我们作为参考,并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信心:
从出口金额(美元计价)的累计同比来看,年全国范围内的商品出口并未受到疫情的显著影响,全年累计增速始终在32%-35%之间窄幅波动。
非典疫情对通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PPI和非食品CPI中的医疗保健项目,对食品CPI和其他非食品CPI项目的影响不大。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年5月份出现明显的下滑,6-8月份在底部震荡,但随着疫情消退,经济回暖,国债收益率明显反弹。
不确定性尽管这波疫情与年的节奏大体类似,但宏观经济层面的背景差异仍不容忽视,这些不同或许会引导趋势走向某些当下无法预料的结果。医院发热门诊图源:腾讯新闻大楚网当年受中国“入世”、房地产市场过热等因素影响,-年国内正处于一轮经济短周期的上升期,经济增长势头整体向好。而年“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当年的二季度,“非典”的出现并没有中断当时经济的上升趋势。随着年6月之后疫情迅速缓解,消费迎来V型反弹,经济增速在年第二季度明显放缓之后,自当年三季度起再度进入高速增长通道。但这次大背景不太一样,年中国经济本身就面临增速压力。这也是为什么诸多分析师都认为疫情可能加大国内经济和政策不确定性。中泰证券认为,这轮新型肺炎爆发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而且现在还很难说会不会恶化。不过,从概率的角度看,危害度相对还是有限的,如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推迟了把武汉事件界定为“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