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吹响了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战疫集结号。号令如山,响应如箭,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活跃着这样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身影,他们以青春之朝气、青春之力量深入抗疫一线,敬业奉献,主动担当,用及时准确的报道传递抗疫一线的声音,用无悔付出凝结抗疫一线的力量。
02:51
闻令而动冲锋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超常的战斗力迎战疫情
舍小家顾大家,冲锋一线迎战疫情,是媒体人的职责所在。基层一线是战疫宣传的第一战场,青春的身影在这里闪光。
济南日报健康新闻部记者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坚守岗位。
济南日报健康新闻部是离疫情最“近”的部门之一。为及时做好权威报道,记者刘芳吃住在集中办公点,加班加点、通宵达旦连轴转。还在哺乳期的记者邱天,协调、调度各方记者,联系各单位跑口记者联系采访对象,及时发出权威信息……经常加班加点的她,时常被同事调侃:“这么忙,是要给孩子断奶的节奏吗?”
爱济南记者李少庆采访卫生健康监督所督导检查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情况
作为一名党员,爱济南客户端李少庆时常深入市疾控中心、医院等抗击疫情一线。《2小时到场、4小时完成核心调查、24小时基本查清!济南疾控卫士们这样与病毒“抢时间”》《1天采样两千多人!核酸检测姐,辛苦了》《“大白”来了!上门采核酸,一个也不能少》……一次次的深入采访,升华出一个个鲜活的战疫先进典型。雷有霆、唐珊珊、曹宏攀、闫旭、陈泺韬……一大批爱济南客户端记者走向战疫现场,用笔墨、画面记录着战疫的点点滴滴。
全媒体部编辑、美编、记者吃住在报业大厦应急工作生活区,确保了《济南日报》的正常出版发行和济南发布客户端的及时更新。
记者冲锋一线,后方编辑部门则在编辑、出版“第一战场”持续奋战。“五一”节前,济南日报全媒体部的鹿伟民已经连续上了9天夜班,可他的“夜生活”至少要坚持到五一假期结束。而新黄河·济南时报编辑部的孟祥君由于连续数日“白加黑”作战,被同事戏称为新黄河“熊猫哥”。
疫情期间,新黄河·济南时报记者丁国彬体验式采访管控小区消杀工作。
4月29日下午,爱济南记者曹宏攀来到济南高速天桥站,采访和拍摄了在此卡口工作的济南市天桥市政工程服务中心的冯新运,宣传高速公路出入口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先进事迹。
新黄河·济南时报记者徐超(左)和杨雯雯(右)采访市中区大观园街道经二路社区核酸检测。
舜网记者梅松筠吃住在单位,保障视频工作正常开展
舜网记者时海侠在火车站采访工作人员
济南日报记者陈彦杰在鲁能领秀城东三区采访爱心菜农免费送蔬菜。
舜网记者高歌在管控小区、高速路收费站拍摄
舜网记者李晓冉深入社区、隔离点采访切身体验“大白”的辛苦
5月2日,爱济南内容编辑中心编辑万秋悦、洁在单位值班。
随着临时管控小区的不断增加,为减少非战斗性减员带来的影响,报业集团在报业大厦设置应急工作生活区,保证一线采编工作正常、高效运转。自4月27日起,济南日报安排21名记者、编辑、美编、校对等工作人员吃住在报业大厦应急工作生活区。张承健就是其中一员,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妻子被管控在窑头小区,而家中尚有90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
4月30日,济南时报夜班,美编们商量版式设计。
受疫情影响,新黄河·济南时报多位编辑、美编和校对无法到达单位,只能居家线上办公。为确保新闻出版工作正常运转,李玉、云峰、杨宗帅、孟祥君、孟祥祎、章华、许阳阳、李嘉林、薛童、迟广智等同志干脆拖着装满半个月换洗衣服的行李箱,“集结”到报业大厦,24小时值守。机动新闻中心总监卢明所居住小区并未管控,但他仍主动连夜将生活用品搬到单位“安营扎寨”,和同事们共同奋战。
4月26日,舜网时政新闻部时金刚刚到家就接到所在社区马上要临时管控的消息。作为舜网驻场市委网站运维组成员,他立刻收拾一些生活必需品赶回龙奥大厦继续工作。在了解到自己亲属所在社区也全部被临时管控后,他便主动选择住在单位,一直没有回家。
为保证时政活动不掉链,自4月27日,济南日报时政新闻二部记者郝磊就从所住社区搬出,转战至酒店、办公室等地,确保日常工作运转。
有的记者为了保证采访工作不掉链子,离新闻现场更近一些,还自费住进了旅馆。济南日报记者端鹏、郝磊、新黄河·济南时报记者卢震把旅馆房间里的小桌当成他们的写稿“工作台”,一篇篇战疫稿件便从这里写成传出……
集团印务发行总公司被封控员工数量最多时已达全体员工的60%以上。为保障党报高质量出版,印务发行总公司成立疫情管控期间报纸出版保障工作小组,青年干部冲锋在前,厂领导24小时带班值守,生产一线及后勤保障青年骨干在会议室里打起地铺、吃住在厂里。20余人的青年保障队伍,一人多岗,不分白昼,确保了印刷发行工作的生产力量。
居家办公不忘工作,他们选择在另一个“战场”和同事们并肩作战
年轻人总是活力四射。他们说,“只要我有设备,哪里都是现场”。
因所居住小区管控,部分记者、编辑、美编们被“封”在家里。但是,没有一个人就此放下手中的工作,他们用另一种视角发现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微光和美好,用文字、图片、视频记录向阳而生的抗疫力量,居家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