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疫情当前家有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和医护工 [复制链接]

1#

在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很多重症患者都是中老年人,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一旦被感染,非常容易病情危重、多器官衰竭甚至引起死亡,因此老年人更应做好防护。

老年人呼吸道比较敏感脆弱,消毒时应选择对老年人呼吸道刺激小的产品。优先使用浓度75%的酒精棉片或酒精擦拭。也可以使用84消毒剂,或其他含氯消毒液擦拭家具、地面。但如果家中老人对氯过敏或者会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则不应使用。另外,网络上传播的各种熏白酒、熏醋、熏艾灸等“偏方”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这些方法相当于人为加重室内空气污染。对呼吸道敏感或有哮喘病史的老人而言,很有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不建议使用。

应让老人待在适宜室温中,避免因室温过低或过高对身体带来的其他不良影响。同时应注意定时开窗通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降低可能存在的病毒量。冬天开窗通风,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引起感冒,建议增加通风次数,减少通风时间,同时注意保暖。

特殊时期提倡勤洗手,预防病毒感染。但老年人皮脂腺功能退化,很容易干燥,勤洗手势必加重皮肤皴裂。建议将护手霜放在洗手池边,便于他们洗手后涂抹。

老年人逢年过节爱走动。这也增加了他们暴露在病毒下的风险。老年人一旦感染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因此疫情期间,不要聚餐或多人聚会,也不要接待可能来自重点疫区的朋友亲属。如果特殊需要,可上门探望照顾老人。探望人员在路途上应该戴好口罩,进门脱掉外套、换鞋、洗手,带来的东西用酒精消毒,之后再做其他的事,避免长期居家的体弱老人被外来探望者感染。

各地也推出各种政策减少老年人出门,例如,四川省近日发出通知,要求麻将馆全部暂停营业。建议春节在家多陪伴老人,并积极劝说老人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如果必须出门,请帮助他们戴对口罩。普通棉布口罩没有防护效果,推荐优先选用医用外科口罩,次选医用护理口罩。但不建议老年人使用N95或KN95等防护口罩。这些口罩呼吸阻力较大,长期佩戴后,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憋喘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心衰。

老年人出行尽量不要选择人流密集的公共交通,最好步行、打车或者由家人开车接送。活动地点建议避开人流,选择人少、通风良好的地方,比如戴好口罩去公园或者室外遛弯。见到熟人也不要脱下口罩,建议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打招呼,不要太靠近说话。对于喜欢逛菜市场的老年人,要叮嘱三个“不要”:不要去不正规、消毒措施不完善的市场;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类海鲜;不要在无保护的情况下接触活禽。虽然目前没有发现正规的肉制品、海鲜制品传播病毒的依据,但还是要注意无论是肉类还是鸡蛋,必须煮熟再吃。许多老年人比较节俭,可能会反复使用口罩。请务必叮嘱:一次性医用口罩只能用一次,并教会老年人正确佩戴和取下口罩的方法。相关内容参见第三章“1.通用预防措施”中的“(1)佩戴口罩”。

疫情期间,建议老年人应首先均衡膳食。如果老年人没有特殊饮食禁忌,可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蛋类、豆制品、鱼肉等),新鲜蔬菜、当季水果都可以适当增加摄入。但实际上,很多老年人本身患有多种疾病,全身脏器功能减退,再加上平时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很难达到每日热量和营养的需求,导致消瘦和营养不良,从而免疫功能下降,更容易感染病毒。所以,老年人一定要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来适当提高营养储备。鉴于老年人行动不便,有时难以制作营养全面的食物,也可以选择口服营养补充剂,进行比较容易、便捷、安全的营养补充。可在三类营养补充剂各选一种,搭配使用:①口服全营养补充剂;②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③优质蛋白质补充剂。

部分老人容易被营销谣言误导,购买一些所谓「抗病毒」食物。实际上,目前市场上所有声称可以预防病毒的食物、保健品,都缺乏临床依据,比如大蒜、花菇、草莓、红酒、乳铁蛋白等,虽对人体有一定营养价值,但都不能抗病毒。不过像草莓这样营养均衡的当季水果,如果老人“喜欢”,多吃点也挺好。

医院,去医院前,家属以及老人务必做好防护。要戴好口罩并及时洗手。在医院时,要注意不要触碰口罩外侧,不要乱摸,摘脱口罩后要洗手。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人,与人保持距离,打喷嚏咳嗽的时候记得用手肘挡住。

目前已经有9个月、2岁婴幼儿感染的病例,儿童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接触。也有报道结膜传播,所以婴幼儿和儿童更要加强防护。

婴儿不能佩戴口罩,因此1岁以下婴儿以被动防护为主。婴儿需穿着合适,不要过度捂热或受凉。不要用嘴尝试或咀嚼食物后喂食孩子(包括不要用嘴吹凉食物后给孩子喂食),不要跟孩子共用餐具。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一定要定期消毒。如果不必要,尽量不带孩子出门,尤其是不要到公共场所或密闭空间;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远离其他人(保持距离至少1米)。跟孩子玩耍前,要认真洗手。家长外出回家后要更换衣物、洗手后才能抱孩子。家中应定期通风,通风时,可以将孩子转移到另一房间以免受凉感冒。

看护人需主动戴好口罩,不要亲吻婴儿,不要对着婴儿咳嗽、打喷嚏、呼气。如要咳嗽或打喷嚏一定要用纸巾将口鼻遮挡住(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则应用手臂完全挡住口鼻,然后再彻底清洗手臂),并将污染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桶),用流动清水认真洗手。家长如果有呼吸道疾病或出现发热、流涕、咳嗽、喷嚏等症状时,在家中也应佩戴口罩,并适当居家隔离。

儿童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外出;若必须外出,出门应佩戴口罩,医院、密闭空间、人流密集的场所等,均应佩戴口罩,而在人口密度不高的通风空间,可不戴口罩。另外,叮嘱孩子在外出密闭空间和人流较密集的地方,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到处摸,不要用不洁净的手触摸或揉搓口、鼻、眼等部位。口罩佩戴方法及注意事项可见第三章“1.通用预防措施”中“(1)佩戴口罩”部分。

对于不喜欢佩戴口罩的儿童,首先,家长应购买适合孩子的儿童专用一次性医用口罩,这些口罩会有一些花纹或色彩,孩子更容易接受。对于岁数较小的儿童,家长可以通过一些角色扮演、做游戏、讲故事的方式,跟孩子对着镜子一起戴,刚开始不要着急,可以反复多试几次,让孩子减轻对口罩的抗拒感和陌生感;对于岁数较大的儿童,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告知孩子为什么大家都要戴口罩以及不戴口罩的危害,佩戴时帮孩子调整好口罩的位置,让孩子更舒适、减少抵触心理。如果儿童实在无法戴口罩,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出门,做好手卫生,养成良好和安全的饮食习惯,家长做好个人防护和居家清洁消毒通风,间接保护孩子。

儿童外出回家脱去衣服后,如果有条件,可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或酒精喷洒外套;如果没有上述条件,也可以进家门后将衣服脱放到固定的位置并换好鞋。然后应引导孩子认真洗手,洗手方法及注意事项可见通用预防措施部分;洗手完成后可以清洗面部,如果孩子配合,可以清洗鼻腔和漱口,漱口可以用淡盐水也可以用清水,漱完后让孩子吐出来。但值得注意的是,紫外线可对皮肤、眼睛造成伤害,其产生的臭氧也可刺激呼吸道,引起咽喉肿痛、胸闷咳嗽,还可导致头晕、头痛等症状,因此紫外线照射消毒期间所有人都必须离开消毒房间以避免损伤,消毒后还应通风一段时间。另外家用紫外线消毒灯的消毒面积与其功率有关。

如果儿童出现发热症状,39℃时可于急诊就诊。①3个月以下婴儿,体温40℃时,医院就诊。②3~6个月婴儿,体温低于38℃,吃奶和精神反应如常,可先监测体温,观察婴儿一般情医院就诊;如果体温超过38℃,随时就诊;即便无上述情况,但发热时间超过24小时,医院门诊就诊。③6个月~2岁儿童,如果孩子仅发热时精神反应稍差,但体温降至正常后玩耍自如,可予观察;如果发热超过24小时,医院就诊。除了体温以外,如果儿童出现精神反应不佳(热退后仍精神反应弱)、哭闹且难于安抚、吃奶减少、呕吐、腹泻、尿少、关节和/或肌肉痛、头痛、寒战、咳喘、呼吸困难、抽搐等情况时,医院就诊。另外一个简单的判定方法就是看儿童除了发热以外,是否还出现了和平时明显不一样的症状或体征,如果有应即时就诊。

特别提示: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若儿童体温超过37.3℃,且具备以下任意一项情况时,请直接前往发热门诊就医:①发病前14天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②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③家庭中有聚集性发病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些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如发热、四肢无力、干咳等,也有症状不明显病例,或者表现为其他系统症状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症状等,新生儿、婴幼儿症状可能更不典型,一旦发现,病程进展快或已错过观察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普通感冒最大区别在于:腹泻、呼吸逐渐变得困难,如:呼吸过快或过慢,呼吸过深或过浅,婴幼儿或新生儿则表现为张口呼吸、喘息、呻吟、鼻翼扇动(鼻孔一张一合)、点头呼吸,甚至出现口唇、面色改变(发绀)及呼吸三凹征。若出现上述症状,请立即就诊!

家里有疑似病例居家隔离的家长,应尽量保证房间分开,避免疑似家长和儿童接触,疑似家长在家需佩戴合适口罩(不可佩戴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儿童也应该正确佩戴合适口罩。有条件应先选择儿童N95医用口罩,其余依次为儿童医用防护口罩→儿童医用口罩→一次性口罩→儿童棉口罩。孩子与疑似患者接触后,应主动在家隔离观察14天,无症状可以解除隔离但尽量不要外出。一旦有医院儿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危险因素。

对于在疫情期间需要接种疫苗的儿童,应视情况而定是否延迟接种。原则上疫苗接种推迟不会影响其免疫效果,后期及时补种即可。此外,有些需要连续接种数次的疫苗也可以因故暂时中断,并不会因为暂时“中断”而导致前期疫苗都“白种”了。但有些疫苗即使是在新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也不能延迟接种,如狂犬病疫苗,首剂必须在被咬伤当天进行注射。建议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