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以“冬病夏治”为原理,是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一种经典疗法,但药物配比要适当,操作技术要严格按规范进行。
部分小诊所、保健场所、医院存在夸大“三伏贴”效果的乱象。
江西92名儿童
贴“三伏贴”出现不良反应
7月12日至13日,92名儿童医院“三伏贴”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灼痛感、起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甚至有儿童随后开始持续发烧。
据不完全统计,7月13日,医院进行“三伏贴”治疗后,有至少27名儿童被灼伤。粗略计算,截至目前,在此次事件中,被灼伤儿童总人数已增至人。最小年龄仅11个月,多人未满2岁,大多3至5岁。
7月16日,医院曾发布通报称,医院已暂停该治疗项目,仍在对“三伏贴”儿童进行后续随访和诊治,并配合专家论证和原因分析工作。
01:43
一个月前,医院宣称,“三伏贴”对这类孩子效用最好: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恢复期)、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小儿反复感冒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厌食、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等;亚健康,如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四肢寒凉怕冷等。
多名儿童家长看到此消息后,带着孩子前往医院贴三伏贴。但却遭遇不良反应。
被灼伤后,孩子痛苦地蹲在地上。
7月16日晚,数位家长表示,问题主要出现在7月12日、13日贴三伏贴的孩子身上,“之后,医院改了配方。”
出现不良反应的孩子,一开始有灼痛感,粘贴处皮肤呈红色或深红色,之后起水泡、破皮等。家长提供的孩子被灼伤后的照片显示,很多孩子背部起水泡,伤口数日不愈。部分儿童被灼伤后,持续发烧20小时。
虽然已过4天,孩子背部伤口仍呈暗红色。
医院提出索赔
医院目前已向家长发放膏药等进行治疗。有部分家长自购膏药涂抹医院接受治疗。
被三伏贴灼伤后,孩子的背部大面积被包扎。
部分家长向记者提供的缴费凭据显示,贴三伏贴的孩子每人费用约元左右。“主要是他们宣称可以治病,所以才来的。”
家长们提出以下诉求:
一是进行体检,证明三伏贴无毒副作用;
二是公布三伏贴成分,看有无对人体有害成分;
三是院方为留疤孩子无条件祛疤;
四是进行相应赔偿等。
什么是“三伏贴”?
此事件发生后,多名网友对“三伏贴”提出质疑,“贴一下可以治那么多病,怎么可能?”
那么,“三伏贴”到底是什么?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根据“天人相应”原理,特选在三伏天,使用辛温的外用药材,如生姜、白芥子、麝香、细辛,敷贴于特定的身体穴位上,可防治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秋冬发作的疾病。
“三伏贴”是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一种经典疗法。但是它不能替代疾病的治疗,只能作为疾病的辅助疗法,改善患者冬季时疾病发作状态及频率。
不良反应或与药物配比不当有关
穴位敷贴出现不良反应,并非第一次。往年夏天常有医疗机构开展小儿敷贴不当,导致患儿皮肤出现水泡、化脓甚至溃烂。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振伟告诉记者,“三伏贴”的常见成分包括延胡索、白芥子、细辛和生姜汁等,在此基础上,医院可根据过往经验再进行药物加减。
医院的“三伏贴”疗法已开展了25年,他却没有见过这么大面积的皮损:“很触目惊心”。他提出了两个推测:首先,医生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