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后
一定会表现为
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吗?
医院研究组1月24日发布《高度重视非呼吸系统的首发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nCOV)患者的识别与防护》,提醒医护人员及公众,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隐形传染源。
权威部门发布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的通知》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但医院消化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在诊治新型肺炎过程中,迄今已发现多个“不典型”病例。
“不典型”患者
并无发烧、咳嗽等症状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于红刚教授介绍了一个“非典型”病例。45岁男性因腹泻3天到消化科门诊就诊,医生反复询问病史,确认其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接触史,但无明显发热及相关呼吸系统症状。接诊医生考虑正处于疫情发展期且有明确接触史,与患者充分沟通后行胸部CT。结果提示:双肺多发片状磨玻璃样影,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显示阳性,最终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I科主任陈国忠教授介绍,在上述临床病例中,患者就诊时并无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典型症状,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即食量减少)、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不典型”患者
需强化自我隔离
该结果高度警示医护人员及公众,要进一步应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发病症状认识,同时更要加强识别与防护。专家提醒,上述以非呼吸系统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易至相关科室就诊(如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特别是消化内科接诊患者较多。由于这部分患者缺乏明显的特异性临床表现,明显增加了诊断难度,容易造成漏诊或者误诊,更增加传染的机会。
该结果也同时警示,由于无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患者很容易自己忽视。由于在潜伏期内的患者也存在传染性,在疾病发作前后传染性将会增强,因此这类“不典型”患者也会是非常重要的隐性传染源,需强化自我隔离。
医护人员和公众
需更加注意
研究组特别提醒,医护人员应更加详细地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询问,特别是对于有疑诊或确诊患者的接触史、近两周内是否出现发热的病史。同时对此类“不典型”病例,及时进行血常规、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有条件情况下行胸部CT的检查。同时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若提示异常,则应进一步完善冠状病毒的检测。研究组特别强调,疫情时期不建议对患者进行肺部X光胸片检查,因为胸片对早期渗出性病变不能够发现,极易导致漏诊。
根据此项结果,研究组提醒,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部分病人无发热等明显症状,医务人员必须充分提高对纳差、乏力、肌肉酸痛(包括轻微酸痛)和精神稍差患者的警惕,及时进行相关排查。一线门诊医务人员,包括急诊、发热门诊、专科门诊必须强化防护和诊断意识,切实做好自我防护。避免医护人员感染,也将减少其他就诊患者的暴露风险。
对于公众来说,更要意识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关键。日常要进一步提高防护意识,外出一定要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特别强调减少家庭聚会;勤洗手洗脸,对于手机、公共电脑键盘要注意定时定期消毒;学会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方式,严禁随地吐痰;对于使用过的口罩不要随意乱扔,放入垃圾袋封口处理。
华中医院专家组副组长
急诊科主任张劲农教授的“自愈”案例
Q1
记者:近期我们也采访了很多一线医护人员,有说法认为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对自己、对他人都更好,您是医生,也是一个被确诊的患者,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劲农:发热低于38℃,可自行退热,无呼吸困难,不需要吸氧,就可以视为轻症。对于轻症患者来说,居家隔离口服药物就可以控制病情。
不建议轻症患者住院,医院重症患者居多,会导致交叉感染,对康复不利。此外,医院的隔离患者不允许探视,家属会人心惶惶。
Q2
记者:现在也是流感高发季,很多症状很相似,有没有相对特别的症状能帮助我们鉴别是否受到了感染?
张劲农:这个无法自行判断。发热(也有部分患者起病之初无发热症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表现,另伴有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医院就诊,做甲、乙流核酸检测。
Q3
记者:您对居家隔离治疗有哪些建议?
张劲农:有多套房的患者,最好独居。无多套房患者要独居一室,关门,不要与其他人共享卫生间,粪便也会传染。独居时无需长时间开窗,注意保暖,饮食方面建议多喝鸡汤,喝到发汗,体温升高有利于抗病毒。
Q4
记者:有市民担心,居家隔离会加剧病毒扩散,如何避免这个问题?
张劲农:市民有这样的担心完全理解。现在最危险的不是病人,是健康带毒者和到处乱跑的轻病人。居家隔离患者要发动社会力量管理,居委会专人负责饮食问题,社区医生经过培训进行家庭管理。
Q5
记者:医院?
张劲农:在这场防疫战里,医院的力量。尽快培训社区医生,患者可以居家打电话或通过